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華爾街日報》科技創新獎揭曉

今年科技創新獎評選出了17個不同領域的創新大獎。來一起看看獲獎名單吧。

計算系統

美國華盛頓Lightfleet Corp.公司在連接計算機處理器時﹐極具創意地使用了定向光束﹐而不是銅絲或光導纖維﹐為此贏得該領域大獎。

在大型數據中心﹐甚至性能最好的服務器也會因微處理器之間或節點之間的連接瓶頸問題而速度受到影響。Lightfleet公司推出的新技術就是要消除這種瓶頸問題﹐具體來講﹐它用一個可向所有節點發射攜帶數據的定向光束的裝置﹐取代了傳統的管理節點連接的有線轉換器。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讓更有效地處理華爾街快速交易操作成為可能。

消費電子器件

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不僅在此項領域拔得頭籌﹐更是贏得了綜合評選金獎。(獲獎發明是“可折疊的超薄顯示器”﹐點擊這裡查看詳情。)

電子商務

美國新奧爾良Receivables Exchange LLC公司為中小企業公開拍賣其應付款票據提供了網上平台﹐也因此獲得了自2004年以來就無人問津的電子商務領域的大獎。

小公司不具備大公司進入金融市場的途徑﹐所以要想獲得短期週轉資本對它們來說尤為困難。利用應付款票據舉債的做法在某些行業非常普遍﹐即應收賬款承購。但對於絕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這種交易的可能成本極高﹐並且為實現該交易經常還需很長一段時間的統籌安排。

Receivables Exchange LLC就是要讓企業鎖定在應收賬款中的資金更加容易地被加以利用。例如﹐企業可在這個網上平台貼出其多張未付發票﹐該平台通過對賣方的甄選從而確定賣方有最低收入保障且至少最近兩年都處於經營狀態。篩選工作可在24小時內完成﹐這些發票第二天就能貼在網站上。買方可競價購買網站上貼出的部分或全部應收賬款票據﹐而網站運營者則從買賣雙方的交易中收取傭金。

能源

美國俄勒岡州InEnTec LLC公司憑借高溫等離子氣化技術從生活和工業垃圾中生產合成燃料而贏得該領域大獎。

這項技術提供了一種更為清潔的垃圾處理方式﹐可替代傳統的焚化爐垃圾燃燒法。

環境

海水脫鹽技術可為受到水問題困擾的地球帶來幾乎取之不盡的飲用水。不過要實現這個目標﹐研究人員將不得不減少海水變飲用水所需的巨大能耗。

美國加州NanoH2O Inc.公司發明瞭一種納米反滲透膜技術﹐可將一個海水脫鹽廠的運營成本大幅降低25%﹐為此該公司獲得了環境領域的創意桂冠。

醫療信息技術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牽頭超過20個聯邦政府部門共同研發出一個叫做Connect的軟件﹐因其使醫療服務提供者可以電子形式交流醫療信息而獲得該領域的創新大獎

材料及其它基礎技術

製造水泥可向大氣環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英國Novacem Ltd.發明瞭一種新方法﹐從而使水泥生產過程吸收二氧化碳的量超過其排放量。

這項技術的秘密就在於使用氧化鎂代替碳酸鈣﹐後者是製造硅酸鹽水泥的主要成分﹐而硅酸鹽水泥又是最為普遍的一種水泥類型。氧化鎂水泥很久以前就出現了﹐但在過去﹐其質量一直不如硅酸鹽水泥好﹐且生產過程也釋放大量二氧化碳。

醫療設備

Zoom Focus Eyewear LLC是本屆創新獎的綜合銀獎得主﹐也是醫療設備領域的頭名。(點擊這裡查看詳情。)

醫藥生物科技

奪得科技創新獎銅獎的Counsyl Inc.獲得本類別最高獎項。(點擊這裡查看詳情。)

網絡/互聯網技術/寬帶

新澤西的Vidyo Inc.以其通過互聯網或手機網絡實現高質量視頻會議的技術獲得本類別最高獎項﹐使用該技術的成本比專門的“網真”系統低得多。

網絡安全

互聯網充斥著各種惡意軟件、病毒、間諜軟件和木馬病毒。加州的賽門鐵克公司(Symantec Corp.)以防止這些威脅的新技術贏得網絡安全類別最高獎項﹐該“基於聲譽”的技術﹐對幾百萬台電腦的使用方式進行研究﹐從而找出傳統安全產品通常會漏掉的危險。

物理安全

監控攝像頭能夠記錄大量影像﹐但不幸的是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人力全程監控。

本類別最高獎項獲得者──以色列的BriefCam Ltd.──為此開發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Video Synopsis(視頻大綱)將攝像頭捕捉到的所有影像進行整理﹐幫助觀看者在幾分鐘內快速瀏覽一天中有用的錄像資料。

機器人技術

加州的Liquid Robotics Inc.獲得本類別最高獎項﹐開發了一種由海浪驅動的無人駕駛海船。

半導體

加州的InVisage Technologies Inc.以QuantumFilm獲得半導體類別最高獎項﹐QuantumFilm是一種為數碼相機設計的圖像傳感器﹐使用半導體納米微晶﹐能夠比傳統傳感器捕捉到更多的光線。

軟件

舊金山的Unity Technologies以一系列遊戲開發工具獲得本類別最高獎項﹐這些工具使得為手機和遊戲系統等設備製作包括遊戲、訓練模擬及醫學可視化在內的各種三維互動內容成本更低、更容易。

科技設計

如何有效的、簡潔的儲存廚具也許並非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問題﹐但對於一個試圖將一大堆奇形怪狀的帶有鍋蓋和突出手柄的鍋收起來的人來說﹐這確實是個不好應付的難題。

英國的Gavin Thomson Design Ltd.為這個日常麻煩提出了一個優雅的解決辦法﹐獲得本類別的最高獎項。湯姆森設計了一個完美融合的平底鍋三件套。大鍋套中鍋﹐中鍋套小鍋﹐中鍋和大鍋手柄被鑿空﹐每個鍋的固定手柄依次放在稍大一點的中空手柄中﹐所有的鍋蓋都在最上面。

無線技術

英國的Ubiquisys Ltd.以成本低廉的femtocell(毫微微型蜂巢式基站)獲得本類別最高獎項﹐femtocell是一種小型的室內移動通信基站。

MICHAEL TOTTY




消費電子領域:可折疊顯示面板
計算系統領域:高性能激光束節點連接技術
電子商務:應付賬款票据交易平台
能源領域:利用高溫离子氣化技術從廢物中制造燃料
環保領域:使用納米級的反滲透膜為海水脫鹽
醫療信息技術領域:高效電子醫療信息系統軟件Connect
材料和其他基礎技術領域:環保水泥生產工藝
醫療設備領域:可手動調節焦距的老花鏡
生物技術領域:廉價基因缺陷檢測技術
網路技術領域:高質量低資源占用的互聯网電話會議技術
網路安全領域:賽門鐵克殺毒軟件
物理安全領域:視頻監控新技術,5小時視頻變5分鐘
机器人技術領域:利用海浪驅動的海上傳船舶
半導体領域:使用新型納米晶体制造的圖像傳感器
軟件技術:簡單易用的3D畫面制作軟件
科技設計領域:創新高壓鍋設計
無線領域:廉價室內基站





2010年09月27日  華爾街日報
“科技創新獎”金獎﹕可折疊超薄顯示器

大量研究人員一直在摸索軟性顯示器的製作方法。軟性顯示器和電腦屏幕一樣運行﹐但可以扭曲﹐也就是像一張紙那樣﹐可彎、可卷、可折。

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工研院)的一項製作技術﹐極有可能為軟性材料高質量顯示器的商業開發掃清道路。這項技術贏得了今年《華爾街日報》“科技創新獎”(Technology Innovation Awards)的最高獎項。

軟性可折疊顯示器具有多個方面的優點:它比玻璃顯示器更輕﹐這樣就可以製造更大但又不是太重的電子書閱讀器、平板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軟性顯示器還可以用在一些新穎的應用當中﹐比如可以彎曲或卷筒、像紙張一樣便攜的互動報紙。

“科技創新獎”評審、咨詢公司Booz & Co.合伙人雅魯澤爾斯基(Barry H. Jaruzelski)說﹐一種穩定、可靠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軟性顯示技術既已出現﹐讓消費電子與設備接口領域大量真正新穎的應用成為了可能。

但事實已證明﹐軟性顯示器商業化規模的生產充滿了挑戰。要明白為什麼充滿了挑戰﹐以及為什麼說工研院的創新帶來了很大的可能性﹐這裡需要簡單介紹一下相關的知識。

要製作一張具備一般平板電腦顯示器所有功能的軟性顯示器﹐就必須在一個軟性基板上舖設薄膜晶體管。因為製作過程中軟性基板可能會發生彎曲或位移﹐它要與一片剛性玻璃臨時粘合在一起。軟性顯示器製作完畢後﹐就要在不造成傷害的情況下與玻璃板分離開來﹐而這道工序的效率﹐使軟性顯示器很難實現商業化規模的生產。

工研院自稱為“多用途軟性電子基板技術”(FlexUPD)的解決方案新穎而簡單。它在軟性基板與玻璃載體中間放置一個不具粘性的離形層(De-bonding Layer)。擁有粘性背面的基板比最後制成的軟性顯示器和離形層略大﹐以便讓它固定在玻璃板上。當晶體管被舖設在基板上面並被密封之後﹐顯示器就可以從多出的那部分基板上裁切下來﹐從而很容易地實現與玻璃板的分離。

工研院一位發言人說﹐離形層的創意來自於對春捲皮製作過程的觀察。春捲皮是台灣一種薄得像紙一樣的烙餅﹐可以在很高的溫度下從烤盤上揭下來。這個創意被歸功於工研院小組組長李正中(Cheng-Chung Lee)和李宗銘(Tzong-Ming Lee)兩人。

工研院說﹐這項技術可用於多種顯示器﹐包括當前的液晶顯示器(LCD)﹐以及用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制成的下一代顯示器等。

工研院曾展示過一張用這種工藝制成的薄膜顯示器樣品﹐並已把這項技術授權給顯示器生產商台灣友達光電(AU Optronics Corp.)使用。工研院一位發言人說﹐首款使用這項技術的產品是一種用於電子書閱讀器的軟性顯示器﹐計劃於年內發佈。

Michael Totty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ETF揭開配息序幕 寶來投信兩檔ETF將在9/30收益分配評價

20100923 Nownews 記者楊伶雯/台北報導

今年首批配息ETF即將登場,P-shares寶來台灣卓越50基金(0050)及P-shares寶來台灣高股息基金(0056),將在9月30日進行收益分配評價,因成分股今年配息金額較去年大幅提高,將大舉挹注ETF現金股利。寶來投信表示,ETF除息熱潮將接續上演,建議投資人可留意評價結果。

寶來投信指數研究副總監蔡玗玹表示,與寶來台灣卓越50基金除息交易日、收益分配基準日與配息發放日期均相同的寶來台灣高股息基金,今年是第二次加入評價行列。蔡玗玹指出,影響ETF收益的因素有三,一是指數成分股的現金股利率;二是ETF開放借券的獲利金額;三是配合台灣50指數成分股及權重調整時,在被動式基金交易中為受益人爭取到更好的買賣價差金額。

寶來台灣卓越50基金自2003年6月30日掛牌以來,資產規模迄今年9月21日達506.37億元,比成立時的42億元規模增加近12倍;寶來台灣卓越50基金與集中市場的連動高達9成以上。根據C-Money統計,自寶來台灣卓越50基金成立以來已配息5次,平均殖利率在4%以上,且平均在一個月內完成填息。

寶來台灣高股息基金追蹤的標的指數為台灣高股息指數,指數成份股為台股市值前150大的上市公司,從中挑選符合流動性測試標準,及未來一年預測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的30檔股票,成分股皆有體質好、穩健的特性,近一年台股修正時,高股息類股皆有發揮抗跌功能,截止9/21日,台灣高股息指數成分股內容有47%為傳產類股,今年傳產股表現亮眼,且30檔成分股皆有配發股息,代表營收良好,若計算至9/21日,預估台灣高股息指數今年的約當殖利率達6%以上。

怪!基金變多…規模變小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國內公募基金規模8月再度下滑,不論是類貨幣基金或非債基金規模,皆比去年12月底的規模減少。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8月底止,國內公募基金檔數已達542檔,但基金規模卻減少至1.82兆元,呈現「基金檔數增加、基金規模卻減少」的警訊。


7月底時,國內公募基金規模雖也呈現衰退,但非債基金尚有成長;未料到了8月底,卻出現類貨幣基金及非債基金同步衰退情形,導致公募基金規模進一步縮減。

投信業者指出,其實,投信業今年趁著景氣好轉積極發行新基金,不論是股票型或債券型基金,總計募了47檔新基金,從市場吸金1,300多億元,可是另依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在今年1到8月間,國內現有公募基金就被投資人贖回了2,157億元,一進一出,公募基金規模從去年底的1.97兆元減少至1.82兆元。

以前十大投信基金規模來看,復華投信規模居第一,且是前十大投信中,唯一一家類貨幣基金及非債基金規模同時成長者;其餘投信業者的基金規模,或多或少皆有減少現象。

投信業者解釋,這主要是類貨幣基金資金持續撤出,非債基金則因7月股市反彈,投資人逢高獲利了結,使資金亦出現流失現象。

摩根富林明投信投資研究部協理洪胤傑表示,今年類貨幣基金大舉流出,最主要原因就是「零利率」。

因為零利率,利息太微薄,導致市場資金紛紛尋找有收益的標的,股票和債券成為主要轉駐標的。

回憶2008年金融風暴時的情況,洪胤傑指出,當時人人自危,資金瘋狂湧進類貨幣型基金停泊,不求報酬率,只求不倒閉,那一年除了抱著現金或投資美債外,其餘投資標的一片慘綠。

隨總體環境改善,投信業者認為,資金大舉撤離類貨幣型基金,並不令人意外。統計至9月20日止,MSCI世界指數已經翻揚為正報酬0.94%、摩根全球公債指數上漲5.56%、MSCI新興市場指數也上漲5.53%,股、債指數皆上揚,預期資金將持續流向風險偏好度高的標的。

群益投信表示,8月全球籠罩在經濟是否陷入二次衰退的疑慮中,導致市場出現恐慌賣壓,但時序進入9月,新經濟數據陸續出籠,經濟並未如預期般差,也撫平了投資人疑慮,加上歐債問題逐漸鈍化,讓股市再度走強。

群益投信指出,國內基金到8月為止的總規模衰退,但從淨申購額來看,統計至8為止,海外基金淨申購額比去年底增加了556億元,國內方面則因類貨幣基金贖回了1,746億元,成為整體規模減少的最大原因。

股市投資吸引力增加,致使資金撤出類貨幣市場。但台股基金也被贖回369億元,為贖回金額第二大的國內基金類型。除了投信發行投資海外的基金申購金額增加,境外基金規模今年來以來也持續成長,統計至7月底止,境外基金規模增加了5,705億元,已達2.3兆元,顯示海外市場仍是國人最喜愛的市場。

富時分類 台灣列先進新興市場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23日電)富時指數今天公布最新年度國家分類等級審核結果,台灣市場仍維持「先進新興市場」等級,並持續列入已開發市場觀察名單。

台灣證券交易所表示,今年台灣市場未通過評比項目仍維持自由外匯市場、允許借券、允許放空證券、開放非集中交易市場交易方式、結算交割週期以及資產自由移轉機制等6項,其中資產自由移轉機制曾於2008年通過評比,卻於去年又被列為受限制項目。

證交所指出,過去一年台灣證券市場除放寬違約註銷交易帳戶、進行權證市場逐筆交易制度、開放權證流動量提供者可當沖等,有助於大幅提升市場量能改革外,並新增外資借券得用美元擔保品、議借交易借貸服務費,得由借券人或出借人全數支付的選項。

此外,就開放外資可隔夜透支額度、可投資商品範圍及其他吸引外資的相關措施持續與相關單位進行溝通研議,在兩岸經濟協議 (ECFA)簽署之後,有首家中國企業揚子江在台上市,發行市場國際化方面,則有恆香港、恆中國2檔境外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掛牌上市。

證交所強調,未來台灣證券交易所仍將在主管機關指導下,持續維持一貫開放、改革的作法,調整及改善證券市場制度及法規、利用各種不同場合宣達台灣證券市場的各項改善措施及計劃,並與所有市場參與者共同努力研擬各項市場改善方案,強化市場效率與改善證券市場投資活動,與其他已開發市場並駕齊驅。990923

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台灣股票市場概況之六:股市泡沫

股票價格泡沫,指股票的市場價格持續偏離基本價值。股票的市場價格等於基本價值與泡沫價格之和,因此泡沫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負向的,但通常人們更為關心正向泡沫。金德爾伯格(Kindleberger)將泡沫界定為產生、膨脹、破裂三個過程,認為“泡沫”和“繁榮”的兩種標準:一是持續的時間長短;二是其最終結果是否引致金融危機;“泡沫”所形成的繁榮註定要結束,不是以迅速爆發危機的方式消失,就是以經濟長期停滯的方式結束,其後果必然對實體經濟和金融穩定造成負面影響。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泡沫經濟都遵循一條相似的形成及發展途徑:經濟高速發展→金融自由化→大量外資流入→貨幣升值→外資流入股市和房地產市場→股票價格泡沫→經濟結構失衡。台灣也不例外。自1962年台灣證券交易所成立以來,尤其是進入80年代以後,台灣股市出現三次明顯的股票價格泡沫,期間雖然有波段調整,但每次都出現萬點行情,而最終均以大跌數千點作收,尤其以第一次股票價格泡沫波動最大,成因也最典型。

股票市場遠比一般商品市場價格波動大,因為有價證券的增值特點使其影響因素遠比一般商品複雜。當某種因素的作用被不理性地持續放大,股票價格就會大幅偏離其均衡狀態(即市場價格等於基本價值時的狀態),產生股市泡沫或泡沫破裂後的暴跌。在二戰後的全球股市波動中,台灣股市泡沫破裂的震蕩幅度之大,只有香港可與之比擬。

表1:二戰後世界各主要經濟體股市泡沫破裂比較
資料來源:Anne.Vila,2000,Asset Price Crises and Banking Crises:Some Empirical Evidence, Bank of England。台灣數據來自台灣證券交易所資料,其中,泡沫破裂起始時間的股價指數分別為:1990年2月12日12682點、1997年8月27日10256點、2000年2月17日10256點;泡沫破裂谷底時間的股價指數分別為:1990年10月1日2485點、1999年2月5日5422點、2001年10月3日3446點。

股票價格泡沫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主要有兩種渠道:庇古效應和托賓q效應。前者也被稱作財富效應,即股票價格變動通過影響消費從而影響國民經濟活動;後者指股票價格泡沫會使外部籌資成本發生變化從而影響投資,進而對國民經濟產生影響。一般而言,股票價格下跌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程度遠超過股票價格上升。股票價格泡沫破裂,經濟主體的抵押品價格、股票價格隨之下跌,同時金融體系的不良債權增加,外部籌資成本上升,為此,債務人和債權人雙方均採取謹慎態度,縮減借貸規模,導致總需求萎縮。長期看,泡沫破裂會導致資本形成減少,使總供給和潛在GDP水準下降。台灣較大的三次股票價格泡沫破裂原因各不相同,但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基本一致,只是程度有所差異。

台灣股市的第一次大泡沫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末,股價指數5年暴漲17倍,而後在8個月內狂跌80%,波動幅度世所罕見。這次股市泡沫的成因主要是雙盈餘下的新台幣大幅升值。由於經濟高速增長,出口急劇增加,經常帳順差猛增,同時外商對臺投資使資本帳也出現大量順差,導致國際收支出現“雙盈餘”的格局,新台幣因此大幅升值。匯率緩升加劇外資流入,加之島內貨幣供應量擴大,民眾投資意願增強,使大量資金涌入股市,形成台灣股票發展史上迄今為止最大的泡沫。

當時新台幣升值的背景與目前人民幣面臨的處境極為相似。20世紀80年代以前,臺當局為實施出口導向經濟戰略,先後採取固定匯率制度與以美元為中心的機動匯率制度,將匯率控制在1美元兌35-40元新台幣的水準。這種匯率制度維持了新台幣的相對穩定,對臺成功實施出口導向經濟戰略發揮了重要作用。但80年代中期開始,臺匯率制度受到強烈衝擊,被迫大幅升值,由1985年的39.4元猛升到1987年的28.5元。衝擊主要來自以下三方面:

1、臺鉅額外貿順差與外商投資使新台幣升值壓力劇增。臺對外貿易自1976年後在出口高速擴張帶動下,連續出現順差,尤其80年代後順差額迅速擴大,從1981年的14億美元增長到1985年的106億美元,1986年更是激增到157億美元。順差額佔臺GNP比重也由1981年的2.9%增長到1986年的20.3%。與此同時,外商對臺投資迅速增加,由1976年的1.4億美元大幅增加到1987年的14.2億美元,增長逾10倍,造成國際收支順差大幅增加。臺當局為維持匯率穩定,只能大量買進美元,外匯儲備在短期內急劇上升,由1981年的72.4億美元增加到1987年的767億美元。需求量劇增使新台幣升值壓力不斷增大,市場對新台幣升值的心理預期迅速上升。

2、美國採多種手段迫使新台幣升值。80年代中期美國是臺外貿順差的主要來源,佔臺順差總額的90%以上,同時台灣也僅次於日本成為美貿易夥伴中第2大逆差來源。當時,美國為減少貿易逆差,採取讓美元在國際市場上持續貶值的策略;但新台幣緊盯美元,使美元貶值未起到預期效果,新台幣反而借美元貶值之便對其他貨幣持續貶值,外貿順差不斷上升,引起美國強烈不滿。美多次以臺當局人為操縱匯率為由,威脅使用其“綜合貿易法案第301條款”,逼迫臺當局放寬匯率管制,讓新台幣升值,以減少對美貿易順差。

3、臺當局採取匯率“緩升”策略,加劇了市場對新台幣升值的心理預期。為減緩新台幣升值壓力,並考慮出口企業的承受能力,臺當局採取對新台幣匯率緩幅升值的策略,1美元兌新台幣由1985年的39.8元小幅升值到1986年的35.5元。但是,這種“緩升”策略不僅沒有減輕新台幣的升值壓力,反而刺激了市場更強的升值預期心理。不僅島內民眾紛紛拋售美元,國際熱錢也大量涌入島內。1985-1987年,臺國際收支帳戶中短期資本凈流入由2.8億美元暴增至40億美元,雖然臺當局引導島內利率不斷下調,但仍無法阻止熱錢涌入,新台幣升值壓力進一步加劇。

在諸多巨大壓力下,臺當局被迫於1987年7月宣佈新台幣不再盯住美元,新台幣迅速升值到1美元兌28.5元新台幣的價位。1989年4月,臺當局正式放棄以美元為中心的機動匯率制度,實行由外匯市場決定的浮動匯率制度。此後到90年代中期,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基本穩定在25-28元水準。新台幣升值過程中大量熱錢流入及鉅額外貿順差,導致外匯儲備驟增,島內貨幣供應量隨之擴大,1985年至1987年三年間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分別高達51.42%、37.82%和24.44%。在當時外匯管制尚未取消和銀行體系吸收存款能力有限的情況下,貨幣供應量過大造成社會資金浮濫,加上島內投資機會有限,大量資金涌入股票和房地產市場,引起股、房市飆漲。1985年台灣股價指數僅746點,但到1990年2月竟衝至12600點,五年上漲17倍。同時,台灣平均房價上漲3-5倍,地價飆漲10倍以上,形成嚴重的泡沫經濟。

台灣第一次股市泡沫破裂的導火索是1990年海灣戰爭爆發使全球普遍預期油價上漲,國際股市低迷衝擊台灣股市,尤其是日本股市崩盤感染台灣。從經濟基本面的因素看,其一是台灣出口產品競爭力下降,貿易順差減少,經貿環境惡化;其二是台灣金融當局改採緊縮性貨幣政策,大幅調高存款準備率與再帖現率,引發股市資金退潮;其三是社會運動蓬勃興起與股市投資的流行大大降低工商界的投資意願。從1990年2月到10月,股市由12600點狂瀉到2485點,房地產業也一蹶不振,給台灣經濟帶來嚴重的後遺症。

一方面,台灣經濟高增長時代結束。90年代前的40年間,台灣經濟一直保持年均9%的高速增長,股市泡沫破裂後則再未出現這樣高的增長率。泡沫經濟的發生使島內勞動力和土地成本大幅攀升,1985-1995年間台灣工業勞動力總薪資增長3倍,增幅遠高於香港、新加坡和日本;1988-1993年工業區土地價格增長2.74倍。加上島內因“解嚴”引發的勞工運動、環保運動等社會運動高漲,使台灣傳統產業在島內生存環境急劇惡化,出現大量倒閉和大規模外移,對外投資激增。1986-1995年臺對外直接投資額年均28億美元,遠超過1981-1985年間年均0.5億美元的水準。島內傳統產業迅速衰退,臺製造業佔GDP的比重由1986年的39.4%迅速下滑到1995年的27.9%,引發“產業空洞化”隱憂。另一方面,島內金融體系埋下長期隱患。股市泡沫期間,島內掀起全民性金錢遊戲,地下金融盛行,銀行貸款浮濫。1988年台灣地下投資公司多達800家,吸引民間遊資超過3000億元新台幣,成為影響金融和經濟穩定的隱憂。銀行體系也因存款增長率遠高於貸款增長率而放鬆貸款條件。泡沫經濟破裂後,地下金融遭到重創,銀行體系呆壞帳比率迅速升高,導致後來弊案頻發,接連出現假票券、超貸弊案和擠兌事件,掀起一次次金融風暴。

台灣股市的第二次大泡沫產生於1997年前後,股價指數半年上漲140%,而後在接下來的3個月內下跌25%,泡沫破裂。這次股市泡沫的成因主要是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的熱錢流動。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台灣股市處於恢復上升期。1996年因李登輝導致臺海緊張,台灣股市由7000多點跌至4000多點,而後在台灣當局放寬外資進入股市等因素的激勵下逐漸回升,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已經站上8000點。7月初泰國爆發金融危機,大量國際遊資撤出泰國,其中相當數量的熱錢移至台灣,致使台灣股市短期內迅速突破萬點,形成島內第二次股市大泡沫。促成這次股市泡沫的其他因素還包括:一是以電子業為龍頭的台灣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以其高彈性、應變快、成本低的優勢在世界代工市場牢牢佔據一席之地,其出口旺盛帶動的經濟繁榮,促成了台灣股價指數的攀升;二是放寬外資法人投資股市的政策,使臺股成為受到國際投資人關注的世界新興股市之一,引發大量外資流入。

台灣第二次股市泡沫破裂的導火索是本土型財務危機爆發。台灣雖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受傷較輕,但進入1998年經濟表現還是逐季變差,出口縮減,經濟增長放慢。自1998年8月起,不斷有企業發生跳票事件,一時間企業財務危機盛行。發生財務危機的企業多是上市上櫃公司,被視為“地雷股”,每逢曝光必然股價直落;而台灣企業間盛行交叉持股、策略聯盟等經營方式,因此易產生“骨牌效應”,直接導致股市泡沫破裂。

這次股市泡沫破裂對企業財務、銀行體質及政府財政均產生負面影響。先是島內企業資金週轉出現困難,接著台灣“中央票券公司”也發生退票事件,說明危機已開始波及到金融機構,演變成信用危機。台灣銀行業利潤率本就不高,加上臺當局為減輕企業財務危機對銀行進行干預,使其處境更加困難,佔台灣股市市值近四分之一的銀行股大跌進一步重挫了台灣股市,形成惡性迴圈。從1997年6 月底到1999年2月4日,台灣股市跌幅高達39%,較之南韓的26%、新加坡的31%、日本的32%、泰國的35% 都要嚴重。台灣當局為擺脫金融危機開出了三劑藥方:一是降低銀行業營業稅;二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三是對證券交易稅採取彈性稅率。這些措施短期內雖緩解了金融危機,但卻加重了財政困難,使台灣當局財政收支由1999年的大體平衡轉為2000年的赤字。

台灣股市的第三次大泡沫產生於2000年前後,股價指數1年上漲86%,而後在接下來的10個月內大跌55%,台灣股市開始長達7年的低迷期。這次股市泡沫的成因主要是台灣當局從選舉考慮極力作多,大量政府基金紛紛入場拉抬股市,同時台灣資訊電子等高科技產業經營業績優異,增長勢頭迅猛,致使台灣股市又一次突破萬點,形成島內第三次股市泡沫。

台灣第三次股市泡沫破裂的主因是國際科技股下挫的影響。民進黨上臺也成為這次泡沫破裂的導火索。政治因素之所以能成為衝擊股市的重要因素,在於政局與政策的穩定與否直接影響投資人的信心。2000年民進黨首次執政,經驗不足,各部門缺乏橫向協調,政出多門,政策粗糙,加之意識形態挂帥,朝野對立嚴重,成為打擊投資人信心的亂源。經濟基本面也出現壓破泡沫的因素:其一是經濟嚴重衰退,甚至出現戰後未曾遇到過的負增長,失業率也攀升至戰後最高;其二是金融業問題重重,因二次股市泡沫期間台灣當局迫使島內金融機構支援遇到財務危機的企業,致使金融機構股票品質惡化,呆壞帳比率不斷升高,全體金融機構的平均呆壞帳比率曾高達8%以上,信用緊縮日益明顯,加劇經濟蕭條;其三是國際股市影響。時值國際間網路股泡沫破裂,美國納斯達克股價從5000多點重挫至1500點以下,波及到與其聯繫密切的台灣股市,尤其是臺股中比重較大的電子股出現大幅下挫,加劇股市泡沫破裂。

這次股市泡沫破裂對台灣經濟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台灣經濟增長速度由中速轉為低速。1989-1999年,台灣經濟基本保持年均6.3%的中速增長;2000-2004年,台灣經濟年均增長率大幅下降至3.3%,2001年甚至衰退2.2%,為上世紀50年代以來首次出現。經濟增長速度放慢,主要是股票價格泡沫破裂後島內需求和投資力量減弱。民間消費與投資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支撐島內經濟增長的兩大支柱,其中民間消費年增長率基本維持在5%以上,但2000-2004年間,民間消費增長率平均僅3%左右。民間投資除2000年上半年及2004年表現較好外,其餘年份基本處於衰退或停滯狀態,2001-2004年投資總量平均每年較2000年少投資約四分之一,相當於少了一年的投資量。

(本文作者朱磊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經濟學博士)

台灣股票市場概況之五:證券借貸

台灣融資融券市場形成後,融資交易發展較快,融券業務卻一直數量不大。一方面是因為融資交易操作便利,資金來源充裕,證券選擇多樣,而融券交易卻受制于證券來源所限,供需結合相對較差,另一方面台灣融券業務限制較多。因此,繼1995年擴大融資交易範圍後,台灣當局又于1996年推出證券借貸制度,並不斷改革深化,使證券借貸的參與人與經營業務不斷擴大,實質上是拓展了證券信用交易範圍。

證券借貸指證券持有者(出借人),暫時將該證券出借給需求者(借券人),借券人則提供擔保品給出借人,借券人有義務在未來約定的時點,歸還同數量同種類的有價證券,借券費用則由雙方事先約定。證券借貸的緣起,多始於證券交易市場,借入證券最普遍的用途是應付賣出交割的短缺部位、借入證券放空等。證券借貸操作除可增加市場流通性,減少交割券源不足,使交割作業更為順暢外,更可滿足交易策略賣出所需的券源,同時還可增加證券持有人出借收益,避免證券資產閒置。因此,證券借貸在發展成熟的市場,是整體金融市場的重要一環,可促使證券市場的機制更為完備。

證券借貸市場包括出借人、借券人及仲介人。出借人為借券市場主要的券源供給者,通常是持有一定規模證券且以長期持有方式投資于金融市場的機構法人,例如退休基金、人壽保險公司、共同基金與單位信託等。借券人大多為需要借券以履行交割義務或其他目的的機構法人,主要包含境內外證券經紀商或自營商、證券市場造市者與避險基金等。仲介人分為代理人或當事人兩種。擔任代理人的仲介人負責為借貸雙方安排借貸事宜,並依其與出借人協議的條件收取仲介費,或分享擔保品中現金部分投資收益,主要以保管銀行或專業證券借貸機構為主。擔任當事人的仲介人以自己名義將借自出借人的證券再貸予借券人,憑藉承擔擔保品風險、交易對手信用與流動性風險而收取報酬。

國際上證券借貸制度主要可分為“分散式”與“集中式”兩種。“分散式”原則上由出借人、借券人及仲介人三方所構成,其優點是較易落實個別徵信,降低出借人風險;缺點是對券源較為分散或原本流通規模較小的證券,可能缺乏效率或較難滿足借券者需求。“集中式”是由單一專門機構匯聚出借人的可供出借證券,面向全體借券人的需求,如台灣證交所的借券中心。其優點是效率較高,該單一專門機構可充當信用管制的政策工具;缺點是集中調度的機構較不易對借券人作個別徵信,對出借人的保障較低。由於世界各國家和地區政經環境、法令及證券市場結構各異,因此形成各具特色的證券借貸制度。美國、日本由保管銀行、券商等專業之仲介機構辦理證券借貸事宜,屬於分散式借貸制度;南韓分別由證券集中保管公司、證券金融公司與經核準的證券經紀商為仲介機構,辦理證券借貸事宜,是集中式與分散式借貸制度並存;台灣參考南韓架構開辦集中式有價證券借貸業務,由證交所擔任仲介機構,出借人與借券人通過券商向證交所申請進行有價證券借貸。

隨著證券市場與證券衍生商品市場發展,台灣信用交易制度及後來推出的以交割為需求的借券制度,已經無法滿足法人機構的中性借券需求。為順應需求,配合證券及其衍生性市場發展,台灣證交所于1996年9月實施“台灣證交所有價證券借貸辦法”,正式推出有價證券借貸制度,以證交所為仲介人開辦集中式有價證券借貸業務,特定機構法人為參加人,出借人與借券人可以通過券商向證交所申請以定價、競價或議借交易方式借入有價證券,出借人可賺取出借收益,借券人則可滿足其套利、避險交易及履約等策略性操作的需求。營業時間是星期一至星期五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2時30分,還券作業則至下午3時,與集中交易市場營業時間相同。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也于2000年9月推出交割所需的證券借貸制度。2003年6月30日台灣又推出“策略性交易借券制度”。2006年1月11日台灣當局公佈“證券交易法”第60條修正條文,開放券商經主管機關核準後可從事有價證券借貸的代理。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06年8月11日發佈“券商辦理有價證券借貸管理辦法”,確立證交所借券系統、券商營業處所經營有價證券借貸業務可以並存,由券商以當事人身分出借有價證券給客戶,並使有價證券借貸業務與信用交易券源得以互通,放寬了信用交易“以資養券”的規定,即融資擔保證券可供融券及出借券源,而借入證券則可充為融券券源,以增進有價證券的運用效率,同時盡可能維持有價證券借貸交易與信用交易的現行法律架構不變,以減輕對市場的衝擊。至此,券商辦理證券借貸業務的關係架構分三級:第一級為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及公債借券中心,第二級為自辦有價證券借貸業務的券商及對券商辦理借券轉融通的證金公司,第三級為借券客戶。

台灣證券借貸業務架構
資料來源:淺談“券商辦理有價證券借貸管理辦法”規範重點,〔臺〕《證券暨期貨月刊》2006年9期

台灣現行證券交易市場中的投資人借券融券渠道包括:信用交易融券及證交所集中式股票借券中心辦理借券。證券借貸制度的業務範圍與台灣既有的信用交易市場的最主要不同,是以滿足特定法人交易策略與履約需求的借券為主,暫不包括一般法人及自然人的信用交易融券需求。股票交易市場的借券交易與信用交易融券的差異比較如下:

台灣股票市場借券交易與融券交易比較
資料來源:林秀雄,因應“證券交易法”第60條修正,研議開放券商辦理有價證券借貸業務,〔臺〕《證券暨期貨月刊》2006年3期

(本文作者朱磊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經濟學博士)

台灣股票市場概況之四:融資融券

台灣融資融券制度雖是在參考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制度後建立起來的,但在逐步的改革和發展中形成其獨有的特點,這些特點又多建立在台灣證券市場的自身情況基礎之上。

融資融券交易是信用交易的一種方式。信用交易是相對於現貨交易而言的。在證券市場的現貨交易中,投資者一次性完成交易,錢券兩清;而在信用交易中,投資者在買賣股票時,須向證券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現金或股票,其差額部分通過證券公司或銀行借貸來補足。所以,證券市場(本文主要指股票市場)的信用交易,可以通俗地理解為借錢買進股票或者借股票賣出套現的交易。在信用制度的支撐下,證券交易的過程由簡單的“交易——盈虧”延長為“借貸——證券交易——償還借貸——清算交割——實現盈虧”。這樣,交易鏈條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大大拓展和延伸了。其意義主要在於:一是提高市場交易效率和價格發現效率;二是促進交易規模擴大,提供產品創新機會,豐富多層次證券市場;三是形成市場內在的價格穩定機制,減緩市場波動;四是有利證券商(以下簡稱“券商”)發展,對新興市場而言,可緩解市場的資金壓力。

廣義的證券市場信用交易一般可分四種形式:一是融資融券交易,即券商及證券金融機構向客戶融資或融券的信用交易。二是證券期貨交易,又稱定期清算交易,是指證券交易買賣雙方在成交後並不立即交割而只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等到約定期限屆滿時再交付款券完成交割,或在價格變動時進行反向操作沖銷到期結算差額。該交易是證券買賣雙方相互授予信用,無需向外部借貸,又稱內部信用,如股指期貨交易。三是證券期權交易,是指按照契約約定的期限、價格和數量交易某一特定有價證券的買賣權利,包括買入期權與賣出期權,同屬內部信用,如股指期權交易。四是擔保貸款交易,是指客戶以有價證券為擔保品向銀行或券商貸款用於購買或持有證券,如股票抵押貸款。除此而外,證券回購交易也可歸於廣義信用交易的範疇。

狹義的證券市場信用交易僅指融資融券交易。融資是指證券公司或其他金融機構借款給客戶購買證券,客戶到期償還本息;融券是指證券公司出借自有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證券供客戶出售,客戶到期返還相同種類和數量的證券並支付利息。根據不同的交易對象,可分為券商或金融機構對投資者的融資融券、和金融機構對券商的融資融券。本文探討的證券市場信用交易主要是狹義上的融資融券交易。

融資融券制度在世界範圍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以歐美、香港為代表的分散信用模式,由券商等金融機構獨立向客戶提供資金和證券;二是日本、南韓、台灣的集中信用模式,由專門的證券金融公司提供資金和證券。台灣是“雙軌制”集中信用模式的代表,證券金融公司對證券公司和一般投資者同時融資融券。融資方面,證券公司既可以通過證券抵押的方式從證券金融公司獲得資金,也可以將不動產作抵押向銀行和其他非銀行機構融資;融券方面,證券公司大部分的借入證券來自於證券金融公司。

台灣證券市場自1974年起開辦融資業務,但不辦理融券。1981年開始辦理融券業務。市場中有券商109家,其中外資券商18家,綜合類券商37家,其他專業經紀商54家;另外,還有復華、環華、富邦、安泰4家證券金融公司。台灣證券市場信用交易制度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一是例行交易時期(1962年至1974年)。這一時期的信用交易還不是融資融券交易。“例行交易”的主要做法是證券買賣雙方在交易成立後,先繳納成交金額的一定比例作為交易保證金,于成交日後某個特定時日,買賣雙方再辦理現金交割。1973年,台灣當局為減少投機風險而收縮信用,將保證金的比例調整為100%,使“例行交易”形同虛設。

二是銀行代辦信用交易時期(1974年至1980年)。1974年因股市暴跌,台灣當局為挽救股市,于1974年4月6日公佈《授信機構辦理融資融券業務暫行辦法》,同年6月4日證管會核定《授信機構辦理融資融券業務暫行辦法》,開放台灣銀行、交通銀行、土地銀行等三家銀行辦理,但只融資不融券,也被稱為“跛足信用交易制度”。

三是單一辦理信用交易時期(1980年至1990年)。由於上市公司日漸增多,信用交易規模日漸擴大,為建立完整的信用交易制度,使證券市場制度合理化,台灣當局于1979年7月制定《證券金融事業管理規則》,規定實收資本在4億元新台幣以上的券商可以辦理證券金融業務。1979年由代辦信用交易的台灣銀行和土地銀行邀請光華投資公司、中國信託及台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等參與投資,設立復華證券金融公司,1980年4月21日開業先辦理融資,並於同年7月開辦融券,融資融券業務正式開展。

四是雙軌制時期(1990年至1995年)。台灣當局1988年修正“證券交易法”第60條,規定證券經紀商經主管部門核準可以辦理融資融券業務。1990年9月核定發佈《券商辦理有價證券買賣融資融券管理辦法》及《有價證券得為融資融券標準》,核準券商辦理融資融券業務,並修訂《證券金融事業管理規則》,開放證券金融公司的轉融通業務。同年10月,元大證券及鼎盛證券正式開辦融資融券業務,開始了信用交易雙軌制時期。

五是開放時期(1995年至今)。1994年,由於證券市場信用交易需求劇增,導致證券金融公司資金運作緊張而限制融資,為了向投資人提供新的融資渠道,台灣當局制定《證券金融事業申請設立及核發營業執照審核要點》,放開證券金融公司的設立申請,並於1995年6月分別核準了環華、富邦及安泰三家新證券金融公司的設立申請,在同年7月開始運營。至此,證券金融事業不再僅是政策性機構,而成為競爭性的專業金融事業。另外,台灣主管部門又降低券商從事融資融券業務的門檻,從事融資融券業務的券商逐漸增多,目前其融資融券市場佔有率已大大超出證券金融公司。

圖1 台灣融資融券制度架構

台灣融資融券交易的操作細則有三個主要內容:其一,可融資融券股票條件。1、上市滿6個月且每股凈值在票面以上的普通股股票及上市滿6個的之受益憑證,但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受益憑證不受上市滿6個月之限制。2、該股市場成交收盤價格在票面以上。3、最近一年度的稅前凈利潤佔實收資本額之比率達3%以上。4、無下列情況之一:股價波動過度劇烈、股權過度集中、成交量過度異常。其二,融資融券的限額與限期。台灣市場上融資融券限額分為4級,最低一級信用戶融資或融券每戶最高限為250萬元新台幣,最高一級信用戶融資每戶最高限額1500萬元新台幣,融券每戶最高限額1050萬元新台幣。每種證券的融資或融券金額不得超過750萬元新台幣,融資融券期限為半年。融券戶若遇到發行公司停止過戶,或是召開股東大會,或是除權除息,則需提前償還。其三,融資融券比率。台灣主管機關視市場情況,擬訂和調整融資融券的最高融資比率和最低融券保證金成數;券商可以在主管機關制定的最高融資比率之下、最低融券保證金成數之上,視客戶信用狀況及有價證券的風險程度,自行訂立融資比率、融券保證金成數,或暫停該有價證券的融資融券交易。

(本文作者朱磊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經濟學博士)

台灣股票市場概況之三:基本制度

經過40多年的發展,台灣股市無論是管理、交易還是監督制度,其建設與發展都較為迅速,並逐步完善。尤其是股市的監督制度,一直是臺當局股市制度化建設的重點,用以打擊和杜絕股市作弊,具體包括:股市監視制度、股東持股制度、防範內線交易制度、關係企業制度、防範大股東掏空公司資產制度、上市公司財務資訊披露制度、強化上市公司簽證會計師制度、改進公司治理制度、加強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嚴格獨立董事制度等。在管理和交易制度後,本文重點介紹台灣股市的股市監視制度。

  一、管理制度

台灣股票管理制度主要借鑒美國,採取有專門機構和法規進行嚴格管理的制度。台灣1960年設立“證券管理委員會”,集中管理職能和審批許可權。委員具體由“財政部金融局長”、“經濟部商業司長”、“中央銀行金融檢查處長”、“法務部檢察司長”、“經濟建設委員會財務處長”等人兼職,以確保管理的有效性和權威性。“證券管理委員會”在1997年4月2日改制為“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2004年7月1日改為“證券期貨局”,隸屬於“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台灣證券交易所雖是民營的公司組織,但其15名董事、3名監察人中各至少1/3為主管機關指派的官派代表。目前台灣證券交易所共有16個部門,履行“證券交易法”賦予的職權。證券交易所負責就以下事項制訂規則:1、有價證券上市;2、有價證券集中交易市場的使用;3、證券經紀商與自營商的買賣受託;4、市場集會的開閉與停止;5、買賣種類;6、證券自營商或經紀商間買賣有價證券的程式及契約成立的方法;7、買賣單位;8、價格升降單位元及幅度;9、結算及交割日期與方法;10、其他有關買賣的事項。此外,證券交易所實際管理上市公司的經營和財務資訊公開。

與世界多數地區股市不制定專門的證券法律不同,台灣1968年專門制定並頒布“證券交易法”,涵蓋全部證券業務,匯集所有證券法規,再輔以主管機關制定的規則與解釋,形成較為清晰完備的證券法規體系。“證券交易法”歷經多次修訂,最近一次大幅修訂是在2006年,2008年又針對內線交易部分做出修正。根據“證券交易法”,證券交易所制訂了“台灣證券交易所有價證券上市審查準則”,並於1997年進行重要修改。台灣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也制訂了“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審查準則”,對股票上櫃等事項做出規定。

  二、交易制度

台灣股票集中市場交易制度的核心是競價制度。競價制度通常分成連續競價市場和集合競價市場:連續競價是指將委託單逐筆配對成交,交易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因而成交價會隨市場供需的變化而浮動;集合競價是指將委託單累計至相當的數量,在規定時間內,以能滿足最大委託股數的成交價將委託單撮合成交,其所形成的價格,使低於或等於該價位的賣單以及等於或大於該價位的買單均能成交。台灣股票集中市場是在交易開始前的30分鐘投資者就可以委託下單。2002年,島內的集中市場交易制度做了大規模的調整,調整內容主要包括: 1、競價取消兩檔限制,改採用集合競價,即由開盤後披露買進與賣出的範圍,改為以漲停、跌停範圍內,可滿足最大成交量的集合競價決定成交價;2、瞬間價格穩定措施,即在開盤價格產生後至收市前10分鐘,每盤撮合前試計算成交價格,若超過最近一次成交價上、下3.5%時,延緩2-3分鐘再開始撮合競價,同時以新聞方式披露,或者通過券商及用戶端的電視墻及電腦在價格披露諮詢上用注記方式揭露,供投資者參考;3、收盤改採取5分鐘集合競價制度,即收市前5分鐘暫停撮合,但仍接受委託,並在收市時以集合競價收盤;4、披露未成交委託的最高一檔買進與最低一檔賣出的價量。這次交易制度的調整使得島內證券集中交易市場與國際接軌,同時也使得交易更加公平、市場更具有效率、價格更加合理、資訊也更透明。

為減少股市交易中因恐慌所產生的不理性交易行為,台灣採取一些措施以穩定市場交易,避免股價大幅波動,這也是島內證券交易制度中一項重要的內容。

1、當日漲跌停限制。台灣證券交易所為防止股價在營業日中過度震蕩,採取漲跌停限制,從最早的2.5%到當前的7%。

台灣股市不同時期當日漲停幅度變動表

2、將兩檔限制改為暫停2-3分鐘撮合。台灣股市從2002年7月1日起,成交價取消“兩檔限制”的價格形成方式,改為可以在漲跌幅度內自由浮動。在這種情況下,股價可能在瞬間發生大幅度跳動,從而造成市場的動蕩。因此,台灣證交所提出了配套措施:如果股價超過最近一次成交價上、下波動超過3.5%時,延緩2-3分鐘再撮合。這樣可以暫停交易時間,讓投資者冷靜下來、謹慎下單,同時通過暫停交易可以讓委託單大量累積,量大可以使得價格恢復平穩。

3、調整信用交易保證金。台灣股市無論是集中市場還是店頭市場都開放信用交易,信用交易是由符合一定資格的證券商辦理。投資人需合乎一定的條件才可申請開立信用賬戶,上市股票也需滿足一定條件才可作為信用交易的對象。臺當局對可以設立信用交易的投資者有融資融券額度的規定,對融資比例與融券保證金的比例也有規定,當股價低迷時,當局將提高融資、融券保證金比例,減緩賣方的數量,以抑制股價進一步下跌。例如1998年股市泡沫破裂後台灣當局大量運用信用政策維持股市穩定:1998年2月23日,融資比率為50%,融券保證金成數為70%;6月4日將資券擔保品維持率調為120%;8月25日調整融券保證金比率,由70%調高到90%;9月3日,將融資比率由50%調高為60%。2000年股市泡沫破裂後台灣當局再次運用信用政策穩定股市:2000年初融資比率為50%,融券保證金比率為70%;6月30日,融資比率調升為60%,融券保證金比率調高到90%;10月20日將融券保證金比率由90%提高到120%。

  三、監督制度

世界多數證券交易所都設有監督制度以維護證券市場交易秩序,防止證券交易價格的行為。台灣證券交易所1985年開始著手研擬實施“監視制度”,由證券交易所組成“監視小組”(1998年“監視小組”成為證券交易所中的“市場監視部”),通過電腦終端機器,針對市場交易資料、市場上流傳的可疑消息、投資人的檢舉信件等執行觀察、調查、追蹤等監視工作。1989年7月之前的監視小組僅僅是將異常的情況形成報告呈報上級機關,並不對外公開,對於股市中違反市場秩序的行為沒有真正起到打擊的作用。1990年8月起,為發揮處置措施的時效性,在交易時間內外,一旦監視小組發現個股有異常情況,或者證券商有異常委託就及時發佈公開警告,提醒投資者注意,同時對造成異常狀況的當事人起警示作用。如果異常情節重大,影響到市場秩序,經簽報核準後,監視小組還可以對該上市公司做出交易方式變更的處置,比如改為人工撮合競價,每5分鐘撮合一次;必要時停止其交易,或者暫停其信用交易。1990年台灣證券交易所公佈並實施“實施股市監視制度辦法”,後經多次修正,對證券監視制度作了更為細緻和嚴格的修訂,賦予監視業務督導判定異常情況的權力,使得股市監視制度能更好的發揮對股市異常情況及時進行處置的作用。

台灣監視制度包括警示作業、處置作業與查核作業三部分。

1、警示作業是由證券交易所的監視小組對交易的各項相關指標進行分析,如達到一定的異常標準就公佈其資訊,並提醒交易關係人注意。從1990年8月到1995年2月,都是每日收盤後才對指標進行分析,從1995年3月起,則是在盤中就進行監控,警示更為及時。開始設立監視制度時,是採用“成交價”、“成交量”、“週轉率”、“集中度”等單一標準,1995年3月後參考指標大量增加,並採取複合標準,取消了對“成交價”的特別重視。當監視小組偵測到異常現象後,會公佈其資訊,並通知受託買賣的證券商注意。因此,警示作業既可以將公司異常交易的資訊傳遞給投資大眾,又對證券商給予警示,促其加強管理。

2、當警示作業發現的異常交易情形持續擴大且可能嚴重影響市場交易時,經按作業程式呈報主管機關批准後可以予以處置。處置措施可分為對證券、證券商及特定人的處置三方面。對證券處置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加重保障交易履行的措施,如停止融資融券的信用交易,並要求買賣雙方以全額價金和證券進行“收足款券”的交易;另一類是以人工介入交易過程,包括降低證券交易撮合次數的“分盤交易”,或用人工管制的撮合終端機進行撮合,更嚴重時則直接停止交易。對證券商的處置,主要在限制其買賣出現異常現象的證券,在早期是限定異常證券的資金比例,從1995年3月起,更直接設定證券商購買異常證券的資金上限不得多於6000萬元新台幣。對異常交易行為嚴重的券商,證券交易所甚至可停止其交易。對特定人處置,則從1992年10月開始規定個人交易出現異常現象的證券達到一定數量,一方面須自備5成以上的價金或證券,另方面則信用交易也須有足額的融資自備款或融券保證金方能進行。

3、查核作業主要是在警示作業及處置作業之後,對證券集中市場的異常交易予以調查追蹤,並可以向證券商、買賣關係人查詢或調閱有關資料並建檔備考,而對於涉及違反法令者則舉報主管機關處理。

台灣股票市場監視制度1990年正式實施,從實施效果看褒貶不一。最初基於管理政策的考慮,監視標準並未對外公佈,只有主管機關與股市監視小組的少數人知道,也因此被市場冠以“黑箱作業”的指控。1994年台灣立法部門對監視小組的作業方式進行抨擊施壓,台灣被迫於同年5月1日正式對外公開監視結果,台灣股市也因此成為世界上唯一公佈監視標準的股票市場。

(本文作者朱磊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經濟學博士)

台灣股票市場概況之二:市場結構

台灣股票市場分為集中市場、店頭市場和興櫃市場,三種市場的交易對象分別為上市股票、上櫃股票和興櫃股票。每種股票又涉及發行和交易兩個層面,發行市場又稱“一級市場”,為股票發行者提供籌集資金的渠道,也為資本供應者提供投資機會,交易市場也稱“二級市場”,為已發行股票提供轉讓流通的場所。

  一、發行市場

台灣股票發行有兩種方式:直接銷售或公開發行。前者又稱“私人募集”,是不通過股票承銷商而直接由發行公司將股票銷售給一個或幾個特定的個人或法人投資者,如保險公司、各種基金組織等,不對投資大眾公開發行,但這種股票不能在二級市場出售,流動性不高。相對應的,公開發行方式則指發行公司向社會投資大眾公開推銷發行股票,發行過程必須依照“公司法”或“證券交易法”的規定辦理,除需公開發佈業務狀況外,還要公告經會計師簽證的財務報告,且需經主管部門批准才能辦理。公開發行又分設立、增資、補辦三種。台灣“公司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達到一定金額以上時,股票應公開發行。

1997年前台灣按照實收資本額、資本結構、股權分散、承銷方式等指標對股票分類為第一、二、三類股票。1997年7月1日起變更分類方法,台灣發行股票只分為上市股票與上櫃股票(見下表),2002年台灣為抑制非法地下證券商為仲介的未上市上櫃股票的交易成立了興櫃市場,其股票需升格為上市上櫃股票才能合法交易。

台灣股票掛牌條件表

  二、交易市場

台灣股票交易的集中市場是證券交易所,自2001年1月1日起,交易時間為週一到週五9:00~13:30,連續4.5個小時。股票每股面額為10元新台幣,1000股為1交易單位元(俗稱“1張”),零股則在收盤之後才能委託買賣。委託方式包括:當面委託、電話委託、書面委託、電報委託、網路委託五種方式。台灣證券交易所採集合競價來決定成交價格,在交易開始前的30分鐘,投資者就可以委託下單,最後在收市時採5分鐘集合競價後收盤。交割方式基本採用“T+2”方式,即普通交割的買賣均在成交後第二個營業日辦理交割。台灣股票交易允許信用交易,2001年7月10日起,融資調整為7級,分別是單戶250萬、500萬、1000萬、1500萬、2000萬、2500萬、3000萬;融券最高為2000萬;單一個股最高融資1500萬,單一個股最高融券1000萬,且必須提供相對融資或融券金額的1/3財力證明,如地契、銀行存款等。股票交易的手續費收取採用固定佣金制,按每筆成交額的1.425%收取,低於美、日、港等股市。證券交易稅為0.3%,一買一賣為0.6%(註:證券交易稅應為賣出時收取0.3%,原文資料有誤。),1990年股市暴跌時曾一度短暫停徵。臺股歷史上還曾兩度徵收過證券交易所得稅,也稱“資本利得稅”,也在1990年大泡沫破裂後停徵至今。股利所得稅為15%,免稅額為27萬元新台幣,扣徵後股東可在申報個人所得稅時扣除。台灣股票加權指數(俗稱“臺指”)由證券交易所編制,其計算公式為:


 台灣股票申請上市的流程大體為:第一步,申請上市公司向台灣證券交易所提出申請;第二步,台灣證券交易所承辦人員查核;第三步,台灣證券交易所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及董事會審查;第四步,通過後轉報“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第五步,委託證券承銷商辦理承銷手續;第六步,向台灣證券交易所洽定上市日期;第七步,正式掛牌買賣。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店頭市場)的交易方式有以下幾種:一是證券商營業處所議價,採傳統議價方式進行。交易時間為週一到週五9:00~15:00。成交價格由買賣雙方自行約定,但成交價格不得超過當日參考價格的漲跌停幅。二是電腦自動成交系統,包括自營及經紀買賣,採電腦撮合,成交單位為千股,每筆委託量在50萬股以下。使用電腦自動成交系統,如同集中市場下單方式,委託經紀商輸入買賣股票的數量及價格,由中心以電腦撮合成交。交易時間為週一到週五9:00~13:30。成交價格在當日參考價格的漲跌幅內,依下列原則決定成交價格:1、營業時間開始前買賣申報(8:30~09:00):高於成交價格的買進申報與低於成交價格的賣出申報需全部滿足;2、營業時間開始後買賣申報(9:00以後,並同前項申報而未成交):採逐筆最合理價格成交。三是零股交易系統,由電腦撮合,每筆委託量在999股以下。交易時間為週一到週五下午1:40至2:30申報,以申報當日為成交日。成交價格以普通交易市場當日個股開盤參考價上下7%為限,以滿足最大成交量撮合成交原則決定買賣價格。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交易的給付結算,全採帳簿劃撥方式辦理,並於成交日後的營業日完成。證券交易稅為賣出價格0.3%;經紀手續費的上限是買進、賣出價格的0.1425%。證券自營商在其營業處所議價部分,不得收取手續費。櫃檯買賣股票的信用交易1999年1月5日起正式開放,上櫃股票資券相抵交割交易制度2005年11月14日實施。

適合在櫃檯買賣市場流通股票的企業類型包括:一是公開發行期間較短,這是目前台灣櫃檯買賣市場的主要成員;二是規模較小,具有發展潛力,許多規模尚未達上市標準但甚具將來性的企業,申請上櫃可從證券市場取得資金,以擴大經營規模;三是企業經營者較保守,有些企業經營者全力投入企業經營,不願見到其股票受到炒作,上櫃股票股性較清純,融資成數低,交易風險較低且上櫃股票交易全部以款券劃撥方式辦理,資金與股票流向容易追蹤,作手與主力相對沒有興趣介入經營權的爭奪。

  三、市場構成

(一)證券及期貨管理委員會。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法”,台灣“證券及期貨管理委員會”是股票市場的主管機關,成立於1960年,1997年4月2日由原來的“證券管理委員會”改制為“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2004年7月1日改為“證券期貨局”,隸屬於“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二)證券交易所。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地區證券集中交易的唯一場所,是由45家金融機構、信託機構及其他民營事業共同集資組成,其中公股佔39%,民股佔61%。台灣證券交易所雖是民營的公司組織,設有董事15人、監察人3人,但其中各至少1/3為主管機關指派的官派代表。目前台灣證券交易所共有16個部門,履行“證券交易法”賦予的職權。

(三)證券商。台灣證券交易所成立之初,證券商不到10家,1988年島內修正“證券交易法”後,全面開放了證券商的設立,證券商數量迅猛增加,1991年9月多達376家。90年代台灣股市泡沫破滅,投資人交易慘澹,證券商利潤下降,大量合併或退出市場,到2008年證券商總公司家數降至94家。作為有別於自然人的機構投資者,證券商和外資法人、以及下面提到的證券投資信託公司在台灣被並稱“三大法人”,是影響台灣股指走勢的主要力量。

(四)證券投資信託公司。證券投資信託公司是指發行收益憑證,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代替個人從事證券投資的專門機構。1982年9月,台灣通過“引進華僑外資投資證券計劃方案”。從1983年8月起,先後批准了國際、光華、建弘、中華4家證券投資信託公司,在海外發行收益憑證匯集資金投資于台灣股票市場。從1986起4家公司推出以島內投資人為對象的收益憑證,以投資台灣股市為主。1988年底又聯合國際著名投資公司,參與投資海外證券業務。為增加股市法人投資者的比重,1991年8月底,臺當局審核通過“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管理規則”修正案,開放了證券投資信託公司的增設。2009年7月,島內共有39家證券投資信託公司。

(五)證券金融機構。證券金融機構是對投資人融通資金或證券的機構,即提供信用交易的機構。1974年4月開始實施“授權機構辦理融資融券業務暫行辦法”,開放台灣銀行、“交通銀行”、土地銀行3家銀行辦理融資。1979年7月台灣公佈了“證券金融事業管理規則”,1980年4月成立了專業證券金融公司——復華證券金融公司,辦理融資融券及證券的集中保管業務,建立了完整的信用交易制度。2009年7月,島內共有4家證券金融機構。

(六)證券投資顧問公司。證券投資顧問公司是從事經濟預測、產業與股市分析,並將分析結果提供給顧客的有償服務事業。它多為與證券商及證券投資信託公司相關聯的企業。2009年7月,島內共有109家證券投資顧問公司。

(七)證券集中保管公司。台灣證券集中保管公司成立於1989年10月。1989年12月29日臺“證期會”頒布“有價證券集中保管賬簿劃撥作業辦法”,1990年8月完成了全臺證券商的連線作業。投資人開立集中保管賬戶後,發給證券存摺,其股票就由保管公司保存,保管公司與各證券商有連線資訊系統,可為投資提供證券送行、劃撥交割、交易查詢、代理過戶等一體化服務。

(本文作者朱磊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經濟學博士)

台灣股票市場概況之一:發展歷程

台灣股票市場是台灣工業化過程中的產物,也是台灣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台灣股票市場不但是融通資本、活躍經濟的重要渠道,還與台灣的政治形勢和社會穩定聯繫密切。台灣股票集中市場雖始於1962年,但股票交易卻在國民黨撤退台灣初期就已開始,被稱作“店頭交易”。而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後,店頭市場被取消,開啟了集中市場單一運作的時期。直到1988年,台灣又重新成立股票店頭市場,目的是為公開發行但尚未上市的公司開拓股票流通渠道,台灣也因此有了“上市股票”和“上櫃股票”之分。2002年台灣成立興櫃市場後,有效地抑制了非法地下證券商為仲介的未上市上櫃股票的交易,股票市場也形成不同層次的交易體系。

  一、萌芽期(1953-1961年)

台灣股票交易的興起與國民黨當局的“耕者有其田”政策有關。國民黨撤退台灣後,推行土地改革,對強制徵收的土地採取三成配發股票、七成搭配實物土地債券的方式給予補償,股票配發數量驟增至5.4億股,加上已發行的公債,島內可流通證券量劇增,店頭買賣隨之興起。當時股票主要來自臺泥、臺紙、農林、工礦等公營事業公司。50年代末,全臺證券行號多達300家,其中僅台北市就有60多家。為規範證券交易,1954年1月臺當局公佈了《台灣省證券商管理辦法》,並在1955年7月加以修訂。臺當局對市場的管理增強後,交易量驟降,股票市場暫時由盛轉衰。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美國專家協助下,臺當局1960年9月成立了證券管理委員會,1961年2月出臺了《證券商管理辦法》,積極為成立股票集中市場做準備。

  二、成長期(1962-1984年)

台灣股票市場誕生後經歷了20餘年的緩慢發展,主管當局陸續出臺各種法規對交易制度不斷加以完善。1962年2月9日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同時島內店頭市場關閉,嚴禁場外交易,台灣股票市場初具雛形。最初規模非常小,上市公司只有18家,股票25種,市值68億元新台幣,全年成交總值只有4.6億元新台幣。證交所開業後的6年間,台灣股市完全被公司大股東及做手控制,人為製造股市的暴漲暴跌,也被稱為“蠻荒時代”。1968年4月,臺當局頒布《證券交易法》,為股票的發行與流通管理奠定法律基礎,也對操縱股市的行為進行制約,但此時臺股幾經折騰之後已如一潭死水,少有人碰。直到1971年台灣證券交易所開始編制發行加權股價指數(當年股指為100),臺股才起死回生,再次出現連續大漲,1972年和1973年的漲幅分別為81%和128%。1973年成為台灣股票史上量、價均取得突破性成長的重要年份,股指從年初的200多點一舉衝上500點,隨後轉熊。同年7月,為刺激開始下跌的股市,臺當局公佈了《授信機構辦理證券融資融券業務暫行辦法》,允許台灣銀行、台灣土地銀行及交通銀行3家銀行先開辦股票融資信用交易。但該“辦法”實行的是只融資不融券,且只對買進者融資,不對賣出者融資,因此也被稱為“跛足信用交易制度”,並未能挽救股市。加上能源危機的衝擊,1974年臺股轉為空頭市場,開始了長達三年的整理格局。1977年下半年起,股市重新上攻,次年10月創下688點的空前高點後又開始長達四年的低迷。臺當局再次運用推進融資融券的辦法刺激股市,1979年公佈《證券金融事業管理規則》,取代原有的《授信機構辦理證券融資融券業務暫行辦法》,1980年4月復華證券金融公司開業先辦理融資,並於同年7月開辦融券,完整的信用交易正式開展,但股市仍無明顯起色。這段時期也是做手猖獗的階段,美國華爾街日報批評當時的台灣股市是“吃人的市場”,臺當局為徹底整頓股票市場,打擊內線交易之風,1982年對主管部門進行大幅改組,起用有為才俊,整頓上市公司財務,推行電腦交易制度,直接催生1983年開始的一年多的多頭行情,併為日後臺股出現的大高潮打下基礎。同年8月臺當局公佈了《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管理辦法》,並在10月份恢復了店頭市場,開始上市上櫃股票同時合法交易的時期。

  三、高峰期(1985-1990年)

在外貿出現鉅額順差導致新台幣大幅升值的背景下,這段時期台灣股市出現了舉世罕見的大幅飆漲。1985年台灣股價指數僅700多點,但到1990年2月竟衝至12600多點,五年上漲17倍。這段時期台灣島內掀起“全民炒股熱”。從1985年到1990年,島內開戶數由40萬戶爆增到503萬戶,平均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而上市公司家數由127家僅增至199家,股票種類由130種增至213種,增長幅度有限。同期臺股總市值由4157億元新台幣增至26819億元新台幣,成交值由1952億元新台幣增至190312億元新台幣,增幅均創歷史紀錄。臺股成交值在全球股市的排名由1987年的第8名迅速升至1989年的第3名,僅次於東京和紐約股市。台灣當局則利用股市蓬勃發展的時機大力推進臺股的制度建設。1988年台灣通過了“證券交易法修正案”,全面開放證券商的設立,並打破經紀、自營的分業限制,一改原有4家證券投資信託公司的寡佔局面,到l989年底,經核準開業的證券商由原先的20家增加到249家,1990年底更多達373家。1990年臺當局開放外資券商在臺設立公司,規定外資專業投資機構(QFII)投資台灣股市總額度為25億美元。而在此之前,大量國際熱錢已通過各種途徑涌入臺股,對股價強勁揚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此外,由於擔心股市泡沫過大,台灣當局決定以開徵證券交易所得稅給股市降溫。該措施70年代初也曾試過,但因稅務資料不易取得而匆匆停徵。但隨著1987年底台灣上市股票一律納入電腦輔助交易系統,股票交易及資金流向也開始可以通過電腦個人資料獲取,已經初步具備徵稅條件。然而1989年9月宣佈徵稅後,卻引起股市軒然大波,股價重挫,投資人上街請願,臺當局在各界壓力下被迫直接參預做多,拉抬股市終於止跌反彈。次年,在臺股飆漲不斷創出新高的時候,股市泡沫突然破裂,股指由1990年2月12日的12682的高點直跌至10月22日的2485點,跌幅超過80%。台灣當局為此停徵證券交易所得稅,至今未復徵。

  四、成熟期(1991年至今)

經歷了高峰期的大漲大跌後,台灣股票市場日漸成熟,雖然股價指數迄今再未達到過當年的高點,但台灣股市卻在改革與開放的道路上取得顯著進展。改革方面措施主要是開放金融商品、交易主體及經營業務,具體包括:1991年大幅放寬銀行辦理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1993年發佈證券商設置標準,統一島內與外資券商業務範圍;1995年全面開放銀行承做票券業務;1997年開放股市認購(售)權證,成立中華信用評等公司,修正“證券交易法”,不再限制同一地區僅能設一家交易所;1998年成立台灣期貨市場,併發布證券商自有資本管理辦法,建立資本適足性規範;2000年修正“證券交易法”,開放庫藏股,開放第二類股上櫃,開放全權委託代客操作,放寬商業銀行投資股票市場比例為25%;2002年成立興櫃股票交易市場,開放證券商經營新台幣利率衍生性商品業務,放寬證券商轉投島外事業的範圍,放寬全權委託代客操作的資金投資島外有價證券。開放方面措施主要是開放外資進入比例、交易領域及相關業務,具體包括: 1991年首度核準外資(亞洲開發銀行)來臺發行債券;1992年開放發行海外存托憑證,供台灣企業募集島外資金;1994年開放島外人士開設新台幣賬戶,並取消外資券商家數及島外人士投資券商比例限制;1995年取消外資投資台灣股市75億美元總額限制,投資比例上限由10%提高至15%;1996年取消外資投資股市本金及資本利得匯出期限的限制,開放島外自然人及一般法人投資台灣股市,提高全體外來人投資比例至25%;1997年提高全體外資投資股市比例至30%,取消信託投資公司外資比例不得超過40%的限制,開放外資來臺原始股上市,及台灣企業至海外原始股上市,擴大OBU業務範圍,可進行居民外幣存款及辦理境外證券業務等;2000年放寬外資投資金額比例,包括調高單一外資投資機構投資台灣證券最高限額,由現行15億美元提高為20億美元;個別外資專業投資機構投資台灣證券額度提高至15億美元,投資台灣上市上櫃公司股票最高可達該公司發行股份的75%;自12月30日起取消外資對台灣發行公司股票投資比例的限制;2001年放寬白領島外人士來臺工作的限制,放寬外來人投資土地及不動產限制,放寬QFII資格條件,申請案核準後1年內需匯入核準款延長為2年;11月1日實施“金融控股法”;2003年取消QFII制度,改採“一次登記,永久有效”制度,完全開放外資機構投資人進入臺股,使外資在臺股市場中的比重大幅提升。此外,台灣在股票市場紀律化方面也有所推進,如1990年開始設立股市監視制度、2002年引進獨立董事及監察人制度等。

1991-1995年間,臺股指數一直在5000點上下波動,接著連續兩年上漲,中間雖有1996年因兩岸關繫緊張而一度重挫,但1997年臺股還是實現歷史上第二次突破萬點,在8月27日達到10256點。隨即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驟降2000多點,但與亞洲其他股市相比受傷相對較輕。然而,進入1998年台灣經濟表現逐季變差,出口縮減,經濟增長放慢,不斷有上市企業跳票事件發生,企業財務危機頻傳,終於爆發“本土性金融風暴”。從1997年6 月底到1999年2月4日,台灣股市跌幅為39%,較之南韓的26%、新加坡的31%、日本的32%、泰國的35% 反倒更嚴重。台灣當局為應對“本土性金融風暴”的衝擊,採取三項措施:降低銀行業營業稅、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對證券交易稅採取彈性稅率,此後台灣股市逐步走出困境。2000年台灣“大選”前,大量基金紛紛入場,同時台灣資訊電子等高科技產業經營業績優異,增長勢頭迅猛,推升股市第三次突破萬點,2月17日達到10256點的高點。2001年國際上網路股泡沫破裂,美國納斯達克股價重挫,波及到與其聯繫密切的台灣股市,尤其是臺股中比重較大的電子股出現大幅下挫,台灣股指一度重挫至3411點,隨後緩慢爬升,但總的說來其後幾年臺股始終低迷。2007年受到整個亞洲股市走強的影響,臺股逐漸上漲,一度逼近萬點大關。但在8月份美國爆發次貸危機的影響下,臺股自10月的9800點的高峰開始下跌,雖在2008年5月20日馬英九就職前有所回升,但馬上臺後股市再次急轉直下,從5月20日的9295點跌到10月20日的4931點,跌幅高達47%。多年的股市不景氣也導致島內證券商總公司家數由1991年9月鼎盛時期的376家降至2008年底的94家。直到2009年9月,臺股才在大陸股市連續上漲的帶動下回升至7000點以上。截至2009年3月底,台灣上市公司725家,島內上市公司總市值13.2萬億元新台幣,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DP的比例為99%。該比例反映該經濟體金融深化程度,也間接反映其資本市場發展潛力。金融業發達的先進國家該比率均大於100%,且穩定波動,按照該指標臺股近年來表現已經較為成熟。

(本文作者朱磊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經濟學博士)

投信業 獲利涼涼的

【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黃俊苔、李娟萍/台北報導】

揮別結構債陰影,國內投信業經營漸入佳境,在去年獲利創下高峰後,今年上半年已公布獲利的三家投信中,國泰投信每股稅後純益(EPS)還能較去年同期成長四成,預期在不景氣聲中,部分投信業者仍能衝出一片天。

國內投信業者均不是上市櫃公司,且大部分不是公開發行公司,因此,不需公布半年報,但金控相關的三家投信業者,包括國泰、富邦、建弘,仍按照時程表,公布半年報。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國泰投信上半年EPS是5.41元,較去年同期的3.85元,成長逾四成。國泰投信去年EPS10.3元,是去年投信獲利第三名。

建弘投信上半年稅後純益7,76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1.29元,較去年同期衰退二成以上;該公司總經理劉達表示,今年新基金募集狀況不佳,舊基金買氣也不甚理想,導致獲利較去年更差,尤其第三季買氣更冷,預計下半年獲利表現將較上半年更不樂觀。

富邦集團旗下的富邦投信,上半年因減持債券損失,大幅虧損4.59億元,上半年每股虧損14.62元,虧損超過一個資本額,不過由於第一季辦理減資再增資,每股淨值仍有10元以上,不影響經營。

富邦投信總經理林弘立指出,受到去年次貸影響,減持的債券表現不佳,今年第一季認賠、一次賣斷,導致大幅虧損,不過這將是最後一次,下半年雖然仍有分攤結構債導致的利息支出,但不會再虧這麼多。

國內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摩根富林明投信,雖沒有公布上半年的EPS,但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旗下包含投信、投顧與證券三間公司。其中境外基金代理收益的部分,納入摩根富林明證券計算,上半年EPS為10.54元,雖較去年同期的13.92元遜色,仍屬高獲利公司。摩根富明林投信未公布半年報,去年的EPS為5.71元。

去年獲利分居第一、第二名獲利王的德盛安聯、群益投信,未公布上半年獲利,依照兩公司的基金規模推估,營收應仍能按既定目標順利達成。德盛安聯去年EPS達21.94元、群益投信EPS亦有14.39元。

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錫指出,去年是投信業經營最好的一年,今年在次貸、通膨的衝擊下,市場信心不足,投資人今年買的商品,多沒有賺錢,以致於新基金募集的情形並不理想,下半年必須要更努力衝刺,開源節流,才能達到年度目標。

摩根富林明投信則表示,今年的營運確實不如去年,上半年所發行的二檔新基金募集狀況,皆不如預期。不過,相較於其他投信,摩根富林明投信的基金業務以股票型基金占多數,收取的管理費用與手續費較ETF或固定收益型基金來的高,加上客戶以散戶居多,獲利來源較為分散,也較為穩定。

摩根富林明投信說,公司內部已因為市況不佳,而加強成本控制,但組織並沒有調整的計畫,在人事上,目前暫時遇缺不補。

2008/09/04 經濟日報】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定期定額人數 海嘯來新高

【經濟日報╱記者葉慧心/台北報導】

國內基金定期定額投資人數增至57.86萬人,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新高,投信法人認為,股票型基金定期扣款熱度轉高,顯示景氣翻揚帶動交投熱絡,若以經濟成長率較高或本益比偏低的區域為布局參考,建議先選擇新興亞洲、大中華及東歐地區。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8月定期定額參加國內投信基金扣款人數為57.86萬人。8月全球股市回檔整理,國內投信基金定期定額扣款人數反而大增,投信業者認為,這顯示在全球景氣向上趨勢下,即使行情震盪整理或暫時有大波動,投資人反而善用定期定額逢低布局。

基金規模變化方面,隨著國際利空逐漸鈍化,今年至8月底止,投信發行的國內股票型基金及跨國股票型基金已回升至較高水位,二者合計市占率近38%;國內組合型基金規模則持續創新高至1,452億餘元。

法人分析,全球仍處於低利率環境,市場資金輪動快速,組合基金簡單投資概念,因而持續吸引投資人,8月底市占率因而攀升至7.9%。

法人認為,台股獨有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題材,引發的資金潮尚未發酵,加上主計處調升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值至8.24%,優於南韓與香港,目前是不錯的布局時機。

至於新興市場整體本益比約12倍,處於長期平均合理區間,但因企業明年獲利持續成長,2011年預估本益比將降至十倍左右,可為股市提供上漲動能,法人表示,新興市場可望維持高經濟成長,企業長期獲利前景可期。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全球金融評比 彭淮南榮登7A總裁

【經濟日報╱編譯郭瑋瑋、記者黃國棟/綜合報導】
2010.09.11 03:21 am

根據最新一期全球金融雜誌(GLOBAL FINANCE),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2010年再度獲評為A級總裁,這是彭淮南連續第六年拿到A級評比,也是彭淮南央行總裁生涯第七度得A。依全球金融雜誌定義,A級代表「有出色表現」。

全球金融雜誌1994年以來,每年對全球30個主要央行總裁進行評比,評比項目包括控制通膨、協助達成經濟成長目標、匯價穩定和利率政策管理,其中A為最高評級,F則是代表「不適任」的最差評級。

2010年全球金融雜誌選出的A級總裁共有七人,除彭淮南外,還包括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澳洲央行總裁史蒂文斯等人,其中前南韓央行總裁李成太也得到A級,繼任的金仲秀則因上任未滿一年而沒納入評比;土耳其央行總裁伊馬茲則從去年的B級進步至A級。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克2010年維持和2009年一樣的C級評等,中國大陸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也連續兩年得C。

2009年景氣逐漸自2008年金融海嘯的陰霾復甦,共有八個國家央行總裁2010年的評級較2009年提升,其中以歐洲地區所占比重較高,包括挪威、瑞典、俄羅斯和土耳其;紐西蘭、加拿大、泰國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央行總裁,2010年評級也較2009年進步。

匈牙利、印度和日本則是少數被全球金融雜誌調降央行總裁評級的國家,日銀總裁白川方明評等自B-被調降至C。

9月9日出刊的全球金融雜誌提到,去年是很艱難的一年,全球央行總裁歷經前所未見的考驗,但仍有一些出色的央行總裁盡心協助節省政府支出,且致力開放投資環境和各種金融業務。


【2010/09/11 經濟日報】

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

彭博新聞周刊:富士康帝國勾勒未來

轉載:新浪科技 作者:唐風  編輯:上方文Q 2010-09-11

導讀:彭博社今天在其網站上刊出該社亞洲新聞記者包峰和蒂姆·庫爾潘(Tim Culpan)撰寫的有關富士康科技集團的報導。以下是這篇報導的主要內容。

8月中旬炎夏的一天,在富士康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富士康”)旗下深圳龍華工廠的廠區中,工人們正沉醉於一個難得的慶典中。在這家工廠中,有一支由30萬名工人組成的“大軍”吃住,任勞任怨地生產iPhone、索尼PlayStation和戴爾電腦等產品。

這天,富士康工人先是舉行了一次遊行活動,這是一次“愛麗絲夢遊仙境”般的奇觀。在這次花車滿街、喇叭轟鳴的遊行活動中,工人們紛紛裝扮成維多利亞時仕女、日本藝妓、啦啦隊長和蜘蛛人。此後,工人們又在一個大型體育場裡舉行了一次兩個小時的集會,會上有雜技表演和音樂表演,有煙花燃放,還有“珍惜生命” 和“互相關心,建設美好未來”等歌曲的反复吟唱。

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在9月13日刊中報導稱,這次慶典幾乎不能說是一種情感的自發宣洩。恰恰相反,這是工會與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旗下的旗艦公司)管理層聯手製造出的產物,目的是修補富士康在大陸20多家工廠中92萬多名員工的“集體心理”。

做這件事情的必要性在今年早些時候11名富士康員工自殺後凸顯出來,這些員工大多數都是從富士康的高層宿舍樓跳樓身亡的。一向不願在公眾面前拋頭露面的富士康及其59歲的創始人兼董事長郭台銘因此成為所有人關注的焦點,面臨著來自客戶、工會激進人士、記者、學者和政府的監督審查。

工業“怪獸”

工人自殺事件讓富士康的名字為全球大多數人所知,代價是背上了人們能想像到的許多最糟糕的字眼——比如說,它就像是一頭對待工人如同機器的工業“怪獸” ,利用大量年齡一般在18到25歲之間的農村廉價勞動力,以看起來不可能的價格生產iPhone等產品。對於西方消費者來說,失去的生命就像是一張“邀請函”,引導他們思考自己手中的電子玩物的真正“成本”。

對於跟富士康有生意往來的公司來說,自殺事件不僅是一場公共關係“噩夢”,同時也是對其外包戰略的一種考驗,而這種戰略對其淨利潤來說極其重要。這些公司包括IBM、思科、微軟、諾基亞、索尼、惠普和蘋果等,而它們都十分注重公司形象。

而富士康的行為使得事情變得更加糟糕,因為在對自殺事件作出回應的問題上,該公司不但行動遲緩,而且最初的回應很不得體。在接受一次獨家採訪時,郭台銘承認他沒有馬上認識到自殺事件的重要性。

“全危機”模式

郭台銘表示:“坦率地說,前幾次自殺事件並未讓我感到問題嚴重。我們擁有大約80萬名員工,光是這裡(龍華)的廠區面積就有2.1平方千米左右。現在而言,我感到有一種負罪感;而在當時,我認為自己不該負全部責任。”

郭台銘稱,在3月份發生第五次自殺事件後,“我決定做點兒不一樣的事情”。

在5月底以前,也就是第九名富士康員工跳樓身亡以後,富士康就已進入了“全危機管理”模式, 在廠區建築物周圍架設了300多萬平方米的黃色安全網,並成立了一個由100名接受過培訓的員工組成的、24小時運作的心理輔導中心。公司管理層將深圳工人的工資提高了30%,至每月人民幣1200元,並承諾將在10月份第二次提薪。

到最後,富士康聘用了英國WPP集團旗下的博雅公關公司(Burson-Marsteller),來幫助其製定一項正式的公共關係戰略,這在該公司35年多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老”巴菲特

博雅公關為富士康制定的計劃的一部分內容就是,批准了《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請求,史無前例地允許其進入富士康的工廠車間和工人宿舍,並允許其與“自殺求助熱線”的接線員乃至郭台銘本人進行接觸。在對郭台銘進行的長達3個小時的採訪過程中,他談到了很多事情,比如說沃倫·巴菲特(郭台銘:“他太老了。”)、學位是否有用(郭台銘:“光靠看書沒法學會游泳。”)乃至史蒂夫·喬布斯(郭台銘:“我逼他把名片給了我。”)等等。郭台銘還嘲諷了一些紐約銀行家,譏笑他們“看著哈德遜河說:'我是世界之王。'”

這次採訪是在龍華工廠進行的,進入這裡看起來就像跨越國境一樣困難——7條象收費站一樣的車道,還有穿著制服的保安。雖然有些單調和功利主義,但這個廠區就像是一個功能齊全的城市,有快餐店、ATM取款機、奧林匹克標準規格的游泳池、巨大的LED顯示屏等等,還有一家書店,出售中文版《哈佛商業評論》等書籍。

在廠區的顯要位置陳列著郭台銘的自傳,其中包括他的許多格言,如“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快樂”、“環境殘酷是件好事”、“飢餓者頭腦特別清楚”和“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等。

台灣首富

富士康目前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商,郭台銘則是中國台灣地區最富有的人。根據《福布斯》雜誌的估測,郭台銘的個人財富約為59億美元。郭台銘稱其無法確認這個數字,原因是他沒有做過記錄。

郭台銘操著他在上世紀80年代旅美時學會的口音很重的英語說道:“有一個人負責統計我的財產,每年他都會給我一張紙,說:'嘿,你有多少多少財產。 '對我來說,我覺得我對自己有多少錢不感興趣,我不在乎這個。現在我不是為錢而工作,而是為社會,為我的員工。”

郭台銘今天經營的這家工業巨頭最早是從他母親借給他的7500美元起步的,他第一個公司總部設在1974年租來的台北郊區的一間小屋裡。那時,郭台銘只有23歲,接受過三年的職業培訓,還服過兵役。

此後他還當過兩年的運務員,對台灣地區繁榮中的出口經濟有了第一手的認識。他覺得,自己不該再做瑣碎的工作,而應投身到這場“遊戲”中去。

無限量的廉價勞動力

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台灣地區的勞動力市場一直都很緊張,工人工資節節上升。在這種形勢下,製造商開始轉向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雖然中國內地更近,而且廉價勞動力的供應幾乎是無限量的,但幾乎沒有公司敢去那裡,原因是內地的基礎設施過於原始。

郭台銘沒有被嚇倒,他在深圳郊區開了一家店。那時,當地正湧現出許多生產廉價服裝、鞋子和兒童玩具的工廠。

1991年,郭台銘將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台灣證交所掛牌上市,為其主要面對中國內地市場的業務拓展計劃進行融資。郭台銘稱,到1996年,他就已清楚知道中國將成為一個製造業中心,並開始在龍華工廠投入大量資金。

郭台銘在世紀之交的製造業變革中所扮演的角色明顯有個先例——亨利·福特(Henry Ford)也曾認識到垂直整合、自己生產材料以及調整流水線來獲得最高效率的重要性。福特夢想著建立一個極其龐大的企業帝國,大到需要整個美國的人口都來為其添磚加瓦的地步。

現代福特

郭台銘之於深圳,正如福特之於密歇根。

郭台銘很快發現,為了在中國內地維持有效率的勞動力,他不得不提供住宿、飲食和醫保——這些額外成本將他大多數的競爭對手都擋在內地市場之外。他必須萬事親力親為。

在20世紀90年代末,時任外包生產巨頭新加坡偉創力公司(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CEO的邁克爾·馬克斯(Michael Marks)見證了富士康深圳業務的成型。

1996年,郭台銘主動提出為康柏生產台式機底座,報價比康柏自己生產要低很多。

有膽量做任何事

戴爾亞洲採購部前負責人方國健稱:“他(郭台銘)有大舉做任何事情的想像力和膽量。”不久之後,富士康就開始為IMB、惠普和蘋果代工生產構造極簡單的電腦,這令整個行業都法傷了改變。 1998年,當郭台銘從戴爾拿到第一份台式機底座訂單時,戴爾堅持要求他在美國市場上進行這項工作,理由是靠近最終市場。郭台銘不得不答應了。

iPhone 4

當蘋果iPhone 4接近投產時,富士康和蘋果發現,iPhone 4的金屬結構過於專業,因此只能使用昂貴的、低產量的機器來進行生產,而這種機器通常只留作樣機。蘋果設計師不會改變產品規格,因此郭台銘從日本發那科公司(Fanuc Ltd)那里以每台20萬美元的價格訂購了1000多台這種機器。與此相比,大多數公司都僅有一台這樣的機器。

蘋果首席運營官蒂姆·庫克(Tim Cook)稱:“郭台銘是一位堅強的領導者,他十分苛求完美。他是一位令人信賴的合作夥伴,我們對能與他合作感到幸運。 ”

目前,龍華工廠的iPhone日產量為13.7萬部,也就是大約一分鐘90部。

辭退弟弟

郭台銘一直與家人保持著密切關係——但至少在過去,他的態度十分明確,那就是以事業為重。郭台銘的弟弟郭台成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擔任富士康旗下一個部門的總裁,但他並未獲得特殊待遇。

據當時在富士康任職的一名高管稱,郭台銘或像責罵其他任何員工一樣責罵郭台成。最終,郭台成離職創立了自己的公司。

富士康的另一名前高管稱,在去年就表現不佳的手機部門進行討論的一次會議上,郭台銘曾將一名高管罰站10分鐘,原因是他的回答令人感到不滿意。

薪水3美分

但在獎勵員工方面,郭台銘曾有另一種表現。當他的官方薪水僅為1台幣(約合3美分)時,分析師稱其曾自己掏腰包向高管支付獎金。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師傑米·王(Jamie Wang)稱,這使富士康能更加容易地留住頂級高管,而不會對公司利潤造成損害。

模仿性自殺

羅徹斯特大學精神病系系主任、自殺預防專家埃里克·凱恩(Eric Caine)稱,富士康員工的自殺死亡事件顯示出“自殺串”(suicide cluster)的特性,這種模仿性自殺的現象最先是在幾個世紀以前的歐洲工業化進程中出現的。

凱恩指出:“當員工總數超過90萬時,自然會有人出現精神健康問題,如空想分裂症和周期性壓抑等。”

不感到害怕

接受《彭博商業周刊》採訪的龍華工廠工人不同意有關他們被如何對待的各種說法,而是與許多人對自己工作的抱怨情緒沒有明顯的區別。有20多名員工接受了採訪,沒人表現出因害怕而不能自由說話的跡象,在工作崗位上的工人是在沒有管理人員在場時接受采訪的。

其他被採訪者是在網吧、員工食堂和公司小賣部中接受采訪的。大多數人看起來都十分清楚自己的選擇,他們為富士康打工是因為希望盡可能快地賺到錢。一些人希望獲得現金來購買他們生產的東西,其他人則希望成為企業家。

沒人因為必須加班工作而感到心煩;恰恰相反,有加班時間頗具吸引力。

質疑集會活動

一位23歲姓程(音譯)的工人稱,他在富士康的工作條件要比在此前三家公司工作時好得多,但他確實曾在今年5月參加過一次由所在部門組織的為期1天的罷工,對他們必須曝露在毒煙環境下進行工作提出抗議。共有70人參加了此次罷工,他們希望獲得更好的保護措施,而不是繼續使用紙面具。

程姓工人還對類似於8月份舉行的集會活動提升士氣的作用表示懷疑,他表示:“玩的時候所有人都很開心,但過去以後,該壓抑的人還是會壓抑。這是很膚淺的做法。”

脆弱的一代

來自湖南農村的20歲女工李曉楓(音譯)2009年5月加入富士康,在龍華廠區的惠普彩色打印機流水線上工作。她說,她這一代人遠遠無法接受長時間的工作、低工資和言語粗暴的管理者。

李曉楓解釋道:“年輕人,尤其是90後這一代很有熱情,但一旦碰上障礙就很容易壓抑。我們承受苦難的能力比較差。”

城市規模的廠區

富士康的下一波發展浪潮已經開始。該公司已經通過建設城市規模的廠區而取得了自我發展,而現在郭台銘希望將員工服務的負擔轉嫁給地方政府。

郭台銘稱:“我們在上世紀90年代初來到深圳,建造工廠並提供住宿和自助餐廳,甚至是洗衣店。我們不只是一家工廠,我們還承擔了社會責任”;現在,“我認為我們需要改變這種情況。企業應該集中致力於業務工作,社會責任應該是政府的責任。”

下一站:美國

在大多數經濟體中,一個人從低工資的長時間工廠勞動走向相對舒適的白領工作的旅程可能會花費幾十年時間。中國勞動者有可能在幾年時間裡走完這一旅程,部分功勞應歸於郭台銘。

在郭台銘的構想中,最引人遐想的可能是他計劃將更多生產活動轉到美國市場上進行。目前,富士康在休斯敦的一家工廠擁有大約1000名工人,這家工廠為企業客戶生產專業化的高端服務器,但富士康拒絕透露其客戶有哪些。郭台銘還計劃在5年內建立一家全自動化的部件生產工廠。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 台灣退到第13

2010-09-10 自由時報

〔記者陳梅英、編譯劉千郁/綜合報導〕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二○一○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十三,下降一名,雖有五項細項指標在一三九個國家中排名第一,是歷來最佳,但也有三項指標掉到百名外,分別是「就業不夠彈性」、「解僱成本」與「資本流動限制」,正是這三項指標拖累台灣整體競爭力排名。

WEF首席經濟學家布蘭克(Jennifer Blanke)表示,台灣排名下降的主因是勞動市場缺乏效率,勞動市場排名由去年的二十四名掉到三十四名,台灣金融市場成熟度與整體經濟架構及環境表現也較差,排名三十五,但在人力資源、醫療與高等教育等方面,台灣表現相對優秀,創新能力也排名第七。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表示,台灣今年整體競爭力分數五.二一,其實比去年五.二進步,但因去年排名台灣之後的英國進步更多,台灣才從十二名掉到十三;不過台灣已連續兩年超越競爭對手韓國,距第十一名的香港也不遠,劉憶如希望台灣近期內就可擠進前十名。

對於台灣勞動市場排名遠遠落後其他國家,「就業不夠彈性」、「解僱成本」都在一一四名,造成台灣勞動市場效率這項中項指標退步十名,也是近五年來最差。

劉憶如說,這兩項指標說的就是台灣不光是僱用一個人困難,解僱成本也很高,且不光是本勞問題,外人來台也是困難重重,這顯示台灣勞動法規確有檢討必要,勞委會也已著手鬆綁。

至於資本限制流動這次排名也掉到一百名外,排名一○一,劉憶如指出,個人資金進出台灣並沒有限制,主要是企業資金匯入匯出受到金額管制。

根據WEF的報告,瑞士繼續維持去年排名第一的地位,該國在創新力與企業文化領域表現出色,包括諾華藥廠(Novartis)、雀巢食品(Nestle)都是知名瑞士企業。美國在去年落居第二之後,今年再退步到第四,美國公共機構領域排名由三十四掉到四十,創紀錄的預算赤字、總體經濟穩定不足是排名欠佳的主因。

亞洲國家中,新加坡以政府效率與清廉維持世界排名第三;韓國排名二十二,低於去年的第十九,因公部門貪腐和政府透明度引發擔憂。中國上升兩名為二十七名,其他發展中大國,印度五十一名、巴西五十八名、俄羅斯六十三名。

劉憶如特別提到台灣與韓國排名的消長,劉憶如指出,二○○八年前韓國曾名列十三,當時台灣十七名,二○○九年後台灣則大幅追趕超越韓國,去年台灣排名十二、韓國十九;今年台灣十三,韓國還跌到二十二,顯見領先韓國幅度逐年擴大。

12檔外國標的權證首次上櫃掛牌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櫃檯買賣中心為慶祝我國證券市場首次發行的「外國標的」認購(售)權證正式掛牌,特別在9/8上午10點舉行上櫃掛牌典禮,典禮由櫃買中心董事長陳樹親自主持,首次發行外國標的權證的4家證券商都指派總經理代表出席共襄盛舉,掛牌典禮在熱鬧的氣氛中圓滿完成,出席人員也共同見證了台灣證券市場上歷史性的一刻。

櫃櫃檯買賣中心表示,8日第1次掛牌上櫃交易的外國標的權證,都是以香港交易所上市證券為連結標的(包括9檔以股票為連結標的;3檔以ETF為連結標的);如以權證的性質來看,有10檔是認購權證,有2檔是認售權證。如以券商別區分,12檔權證中,寶來證券發行了4檔,群益證券及凱基證券各發行了3檔,元大證券則發行了2檔。

首批各證券商所選擇發行的標的證券,大致可區分為兩大主軸:第一類是獲利體質優良、基本面看好的大型龍頭股如:中國移動、中國海洋石油等;另一類則是國內投資人熟悉度較高、國內投資人複委託交易量排名前幾名之熱門標的股的標的,例如富士康國際控股、安碩A50中國指數ETF等。

在兩岸簽署ECFA之後,兩岸三地的經貿連結已漸趨緊密,而金融市場的交流也就顯得特別重要,上述12檔上櫃掛牌之海外標的權證,啟動了這樣的機會,讓台灣的投資人可以直接在台灣市場,經由投資以香港紅籌股為標的之上櫃權證進入中國,了解並投資中國市場。

過去台灣投資人想要投資海外股市(港股),多透過證券商以複委託方式進行交易,不但交易手續費高且需要換匯,不易引發投資人交易意願。而此次開放的海外標的權證上櫃,所有上櫃權證的交易時間、交割方式以及交易單位等,都是比照台灣股市的交易方式,交易相當便利,以往買賣外國股票不方便之窘境,從今天上櫃權證掛牌交易開始,將可望迎刃而解。

櫃檯買賣中心董事長陳樹並期待上櫃市場投資人,可以多加瞭解並參與上櫃外國標的權證之交易,也期許未來各證券商,可以持續發行連結優質外國證券之認購(售)權證,使台灣投資人可透過上櫃權證之交易,參與全球各地的股票市場之投資,一方面拓展國際化之視野,另方面也增加投資獲利之機會,使我國證券市場的投資標的更趨完備。(自立電子報2010/09/08)

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A股ETF涉合成複製 金管局提醒風險

2010-09-04

【明報專訊】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愈來愈受散戶歡迎,尤其是追蹤內地A股的ETF,成交之多媲美藍籌股。繼證監會向經紀發指引後,金管局昨亦去信銀行,提醒銀行職員銷售ETF產品時,要向客戶解說清楚產品的特性和風險。

不少投資者誤以為ETF是單純投資在基金所追蹤的指數成分股股份,但其實不少ETF涉及「合成複製」策略,購入的是可複製相關資產回報的衍生工具。A股ETF大多採取「合成複製」策略,因內地有資金限制,境外基金不能隨意購入A股,故A股ETF只能購入可複製A股走勢回報的衍生工具。由於當中涉及抵押品及對手風險,故這類ETF的風險,遠較傳統ETF為高。

據了解,監管機構近日不斷提醒市場留意ETF風險,因不少散戶對A股ETF有興趣,續有不少發行商,欲推出A股相關的ETF。在修訂「清算協議」後,各大發行商欲搶先推出人民幣計價產品,人幣計價ETF亦是熱門選擇,可以預期未來將有更多打着A股及人民幣旗號的ETF產品登場。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