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懶人投資 選ETF 3步搞定

【2011/03/03 聯合晚報╱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台股開春以來操作難度升高,投資人為選股傷透腦筋,不過指數型基金ETF因為透明度高、風險分散、成本低且買賣方便,被冠上「懶人最佳投資工具」的稱號,逐漸獲投資人青睞。台灣證交所說,ETF投資方式簡單,幾乎適合每一種投資人,不管是對大盤趨勢判斷有心得、沒時間研究個股、投資金額有限,或是擔心風險過度集中的小額投資人,甚至是作策略交易、資產配置的專業投資人,都很適合。不過在選擇ETF標的上,台灣證交所建議投資人掌握三大步驟。

1.了解指數與成分股

投資ETF最重要是確認所追蹤的指數符合自己的投資需求,覺得電子會漲,就買追蹤科技指數的ETF,看到資金不斷流進新興市場,就買追蹤新興市場指數ETF等。不過,就算是同樣產業兩個指數,也會因為選股標準或指數編製方法不同,而有不同表現,如台灣科技指數及電子類加權股價指數都是科技業指數,但是兩者光成份股就有56檔股票差異,去年報酬率也有2.13%的差別。因此挑選指數時,不管是指數編製方式、成分股選擇標準,以及股息、股利計算方法等,都要好好了解跟比較。

2.閱讀公開說明書

要了解一檔ETF,最快且最正確的方式就是閱讀「公開說明書」,不管看的是簡式還是複式公開說明書,投資ETF前都應該至少對ETF的基本資料有個了解。那公開說明書到底要看那些地方呢?基本資料及基金簡介、受益人之權利及費用負擔、投資風險揭露、收益分配及追蹤方式等,如果有使用衍生性工具追蹤,還要特別注意衍生性工具的運用、評價及相關風險都需要清楚明白。

3.留意追蹤誤差及流動性

追蹤誤差及流動性是評估ETF好壞的兩大指標,追蹤誤差是ETF報酬率與標的指數表現之間的差異,可用來看ETF追蹤指數的效果,而流動性的高低則是衡量投資人買賣的容易度,可以看ETF交易量跟最佳五檔的報價狀況來判斷。不過不管ETF的發行人是誰,或用什麼架構或工具來追蹤,基本上追蹤誤差越小且流動性越好的,就越是理想的ETF。

台灣證交所說,ETF交易方式跟股票一樣,但代表的不是單一家公司,而是一個投資組合,運用上很彈性,最常見的就是當作「交易工具」以及「資產配置工具」來使用。作為「交易工具」最直觀,一般會選用追蹤大盤或產業指數,且流動性好ETF來交易,基本上就是看趨勢、抓大方向,也可以作技術分析來操作,主要賺的是資本利得。

至於作為「資產配置工具」則是國際機構投資人愛用的方式,譬如要布局某個國家、產業或某投資工具,如債券、貨幣或原物料等,就可以靠相關的ETF來達成;另外,也可以把ETF當作核心持股,分散風險、賺市場報酬率,然後再搭配其他股票的操作,賺超額報酬。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