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國內公募基金規模8月再度下滑,不論是類貨幣基金或非債基金規模,皆比去年12月底的規模減少。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8月底止,國內公募基金檔數已達542檔,但基金規模卻減少至1.82兆元,呈現「基金檔數增加、基金規模卻減少」的警訊。
7月底時,國內公募基金規模雖也呈現衰退,但非債基金尚有成長;未料到了8月底,卻出現類貨幣基金及非債基金同步衰退情形,導致公募基金規模進一步縮減。
投信業者指出,其實,投信業今年趁著景氣好轉積極發行新基金,不論是股票型或債券型基金,總計募了47檔新基金,從市場吸金1,300多億元,可是另依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在今年1到8月間,國內現有公募基金就被投資人贖回了2,157億元,一進一出,公募基金規模從去年底的1.97兆元減少至1.82兆元。
以前十大投信基金規模來看,復華投信規模居第一,且是前十大投信中,唯一一家類貨幣基金及非債基金規模同時成長者;其餘投信業者的基金規模,或多或少皆有減少現象。
投信業者解釋,這主要是類貨幣基金資金持續撤出,非債基金則因7月股市反彈,投資人逢高獲利了結,使資金亦出現流失現象。
摩根富林明投信投資研究部協理洪胤傑表示,今年類貨幣基金大舉流出,最主要原因就是「零利率」。
因為零利率,利息太微薄,導致市場資金紛紛尋找有收益的標的,股票和債券成為主要轉駐標的。
回憶2008年金融風暴時的情況,洪胤傑指出,當時人人自危,資金瘋狂湧進類貨幣型基金停泊,不求報酬率,只求不倒閉,那一年除了抱著現金或投資美債外,其餘投資標的一片慘綠。
隨總體環境改善,投信業者認為,資金大舉撤離類貨幣型基金,並不令人意外。統計至9月20日止,MSCI世界指數已經翻揚為正報酬0.94%、摩根全球公債指數上漲5.56%、MSCI新興市場指數也上漲5.53%,股、債指數皆上揚,預期資金將持續流向風險偏好度高的標的。
群益投信表示,8月全球籠罩在經濟是否陷入二次衰退的疑慮中,導致市場出現恐慌賣壓,但時序進入9月,新經濟數據陸續出籠,經濟並未如預期般差,也撫平了投資人疑慮,加上歐債問題逐漸鈍化,讓股市再度走強。
群益投信指出,國內基金到8月為止的總規模衰退,但從淨申購額來看,統計至8為止,海外基金淨申購額比去年底增加了556億元,國內方面則因類貨幣基金贖回了1,746億元,成為整體規模減少的最大原因。
股市投資吸引力增加,致使資金撤出類貨幣市場。但台股基金也被贖回369億元,為贖回金額第二大的國內基金類型。除了投信發行投資海外的基金申購金額增加,境外基金規模今年來以來也持續成長,統計至7月底止,境外基金規模增加了5,705億元,已達2.3兆元,顯示海外市場仍是國人最喜愛的市場。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