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A股2011年的生態圖鑒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訊.COM) 2011-12-30

12月29日,上證綜指收報2173.56點,上漲3.55點,漲幅為0.16%;深圳成指收報8781.32點,上漲41.59點,漲幅為0.48%。截至12月29日,上證綜指今年以來累計下跌了22.60%,深證成指則累計下跌了29.52%。

自今年四季度以來,大盤一路下行,不斷創下調整新低。在A股市場的一片風雨飄搖中,從上市公司、機構投資者再到普通股民,到底誰賺到了錢,又有誰賠了錢?

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上市公司股票總數從2149只增長到了2428只,總股本從33281.67億股增長到了36181.36億股,總市值卻從30.5萬億元縮水到了24.6萬億元。一年間,A股近6萬億元市值蒸發。在A股全部2320只股票中,今年全年共有2119只出現了下跌,占比高達91.3%;跑輸了大盤(跌幅超過22.60%)的則達到了1695只,占比高達73.1%;跌幅超過了50%的則高達274只,占比11.8%。僅從概率來看,普通股民大面積虧損已經成為定局。

而對於基民來說,雖然把錢交給了機構投資者,但似乎收益也沒好到哪里去。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8日,在全部656只開放式基金中(非貨幣和QDII,分級基金單獨計算),有629只今年全年復權單位凈值出現了下跌,占比高達95.9%;跌幅超過大盤的則達到了319只,占比高達48.6%。而在全部805只基金中,則有698只出現了下跌,跌幅超過大盤的達到了342只,占比42.5%。實際上,盡管今年發行了超過200只新基金,從基金行業整體資產規模來看,卻已經從2011年1月份的2.5萬億元縮水到了目前2.1萬億元。

作為股民和基民的普通投資者在今年的熊市中傷痕累累,那么,誰賺到錢了呢?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2011年,按照網上發行日期計算,A股共計進行了277宗IPO,預計募集資金1373.8億元,實際募集資金則達到了2720億元,平均發行后市盈率依然高達46.07倍。在高市盈率發行的情況下,高管們的減持動力十足。2011年全年,A股市場共計發生了6480宗重要股東(大股東、董監高以及持股比例超過5%的股東)的股份變動,高管減持達到了3228起,套現市值達到了183.2億元。

對於中介機構來說,2011年,共有56家券商進行了IPO的保薦業務,這些券商在IPO的承銷及保薦費用收入總共達到了130億元。另一方面,由於距離基金2011年的年報還有一段時間,但從2011年中報情況來看,61家基金公司旗下的761只基金共計收取了149億元的管理費用。

股民、基民賠錢,上市公司和中介卻日進斗金,這就是A股2011年的生態圖鑒。(經濟參考報)

(鄭文良 編輯)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國安基金啟動 最快明天進場

(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2011年12月20日電)國家金融安定基金管理委員會今天宣布授權動用資金,執行市場安定任務。根據設置條例,最高可動用資金新台幣5000億元,最快明天可以開始進場。

國安基金管理委員會執行秘書曾銘宗表示,由於股市跌幅大、交易量萎縮、北韓領導人金正日逝世,出席委員一致同意授權動用資金,執行市場安定任務。

據法人指出,台股從今年1月至今跌26%;8月初美債信用評等調降,從8月4日至今,台股已跌20%。

國安基金委員會是在下午收盤後開會,會議結論未明定授權期限。但依據慣例,國安基金應每季召開例會,明年1月中的例會應報告進場執行情況,是否繼續授權或退場,也可能在例會中討論。

另外,財政部官員表示,公股行庫近日已陸續進場股市,公股行庫是在銀行法規範下進行短期投資,政府樂觀其成。



補充八月的新聞:

國安基金 救世主?劫貧濟富?

2011-8-8 自由時報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台股上週五大跌四六四點,跌幅五.五八%,居全球主要股市之冠,如今美國主權債信評等又喪失「三A」資格,國際金融恐更加動盪,國安基金是否進場、何時進場?成為市場矚目焦點。

國安基金的誕生,是為了怕股市非理性下跌、股民財富大幅縮水,以及讓政府顏面無存下的產物;對於國安基金的定位,行政院副院長兼國安基金主任委員陳冲曾以「滅火器」比喻,說明存在的必要性。

但也有人抨擊,質疑啟動國安基金是在「劫貧濟富」,因為受股價下跌影響最大者,通常都是高資產族群;另一方面,不排除會給予掌管數千億元基金規模的官員,有內線交易的可乘之機。

國安基金成立於二○○○年三月,可動用資金五千億元,資金來源為向銀行及四大基金借用,過去曾四次進場護盤,前三次護盤買進持股一千七百多億元,獲利六十一億元,第四次護盤買進持股近六百億元,獲利三三七億元。

四次護盤 豐收出場

回顧過去國安基金啟動時機,二○○○年三月,因總統大選前夕,中國總理朱鎔基強硬放話警告,加上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加權指數短短一個月內從萬點大關,急挫至八六○○點,國安基金首度授權啟動。

之後陸續因政府宣布核四停建、二○○四年總統大選「兩顆子彈事件」、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國安基金三次進場護盤。

去年國安基金透過公開市場拋售方式,出清金融海嘯期間護盤的持股,近六百億元的投入成本,獲利三三七億元,投資報酬率達五十六%,是過去四次動用以來操作績效最好的一次。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經濟雙引擎 陷冷熱兩極化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經濟部昨(24)日公布,9月零售額達3,052億元,累計前三季達2.7兆元,年增率近7%,國人消費動能不輸經濟榮景年。

但同屬經濟「雙引擎」的製造業動能,卻是疲態盡露,9月製造業指數是128.47,年增1.99%,創兩年新低。台灣內外需市場正深陷冷熱兩極。

經濟部統計長黃吉實表示,台灣經濟由出口與內需雙引擎帶動,上半年兩大引擎旗鼓相當,但下半年只剩內需獨強,國內景氣正形成「外冷內熱」狀態。經濟部預告,第四季外在環境不確定性仍高,恐怕會持續打壓製造業景氣。

第四季外在環境不確定因素包括,國際景氣下滑、中美經貿關係緊張、韓歐盟自由貿易協定(FTA)生效、新台幣匯率走勢,以及總統大選將屆,加上去年基期已高,經濟部認為,第四季製造業生產年增率將明顯走緩,全年增幅僅有5%左右。

內需市場方面,9月零售額達3,052億元,為今年內第五度站上3,000億元關卡,顯示當月銷售暢旺。累計今年前三季,國內零售額達2.7兆元,年增率為6.98%;展望第四季,零售業者動向指數是54.13,顯示業者看好年底前買氣仍熱絡。

黃吉實表示,歐美不景氣雖重挫外銷接單與製造業表現,但絲毫未打擊國內消費熱情。今年前九月,零售業各業別均正成長,以汽機車及零配件成長一成七最多,居次的是反映「宅經濟」的無店面零售,成長6.79%。

他指出,近期不僅有各大百貨公司點燃周年慶戰火,日客、陸客來台人數也大幅攀升,加上百年結婚生子潮助陣,今年內需表現可期。但同樣可反映內需的第四季餐飲動向指數已下滑,凸顯國人消費還是受到景氣隱憂干擾。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2011/10/25 經濟日報】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ETF預估淨值 須即時揭露

【經濟日報╱記者蕭志忠/台北報導】
2011.10.08 03:18 am

證交所已修訂相關辦法,增訂發行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的投信公司,於ETF在盤中交易時即應即時申報ETF的預估淨值,讓投資人買賣ETF有更即時淨值資訊,作為投資ETF的研判參考資訊。

證交所表示,ETF盤中預估淨值為投資人評估投資策略的重要參考指標,為了讓投資人能隨時掌握ETF盤中預估淨值的變化,已修訂「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及境外指數股票型基金上市之境外基金機構資訊申報作業辦法」第3條。

修訂條文中明定發行指數股票型基金的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應取用即時市價依證交所基本市況報導網站的更新頻率,盤中即時申報指數股票型基金的預估淨值。

證交所表示,基於相同理由,發行連結式ETF的投信公司及境外ETF的總代理人,也應申報ETF的盤中預估淨值。增訂明定連結式ETF及境外ETF應於境外ETF註冊地或上市地交易時間內,取用即時市價依證交所基本市況報導網站更新頻率,申報盤中預估淨值。

【2011/10/08 經濟日報】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台灣五十最省的買法

一、找一家手續費最便宜的券商,目前大概是17折最低了
二、要留意是否有最低手續費(低消),目前大多為20元,17折那家是一元

所以大家就盡量找17折,低消又只有一元的那一家券商吧!PTT Stock板有不少討論

實際計算:

如果17折的情況下,低消一元,那麼每個月定期定額6191是最划算的
因為6191X0.1425%X0.17=1.499,四捨五入後只要付一元就好了
所以實際上的優惠是接近一一折,而手續費的比例只有0.01615%,相當低
當然,這種手動定期定額買不到一張,都要買零股來湊。

最佳化:
我推薦的並不是定期定額,因為我希望可以越低買越多,所以分成三段:
手續費一元:6191X0.1425%X0.17=1.499,四捨五入後只要付一元就好了
手續費二元:10316X0.1425%X0.17=2.499,四捨五入後只要付二元就好了
手續費三元:14444X0.1425%X0.17=3.499,四捨五入後只要付三元就好了


例如以BB Band方法,參數設定50日均線,一倍標準差(50,1),若高於BB Band,則少買一點,買6191就好,若在Band中間,靠近季均線,則正常買進,買10316,而像是最近兩個月大跌,低於BB Band,則買多一點,買14444。

柏克萊資本證券/一場交易 讓台股差點引爆國際事件

今周刊 2011/10/17
本月初曝光的外資違規借券案,主管機關分析,該公司可能透過借券操作,將手上資產從公債換成美元、歐元。為了維持市場公平,主管機關應更加積極管理這塊總額上千億元的市場。

【文/周岐原】
借股票給柏克萊資本的藏鏡人是主權基金

違規轉借證券事件曝光後,證交所應盡速針對規範的灰色地帶加強監管。

六月二十七日,台股小跌三十二點,收在八五○○點。這個看似沒有任何異狀的交易日中,有一樁牽涉百億元股票的違規交易案,在台股市場悄悄發生。

十月五日,證交所宣布對柏克萊資本證券(簡稱柏克萊)處以暫停借券一個月的處分。原因是六月底時,該公司將借入的證券再行出借,違反相關規定。由於市場盛傳,柏克萊利用這種先入後出、「當二房東」的手法,從中套利達數億元;再加上大盤在六月至九月期間,大幅下跌至七千點上下,償還成本降低,難免令投資人聯想,柏克萊已經透過這個管道,狠狠賺了一票。

「柏克萊資本證券」,這個市場上鮮少聽聞的法人,究竟是何方神聖?該公司借券後再借出,又有什麼目的?根據本刊查詢,柏克萊並未在經濟部註冊公司登記,因此可能是一家透過借券系統直接交易的外資機構。該公司寧願冒被裁罰的風險,也要轉借股票,背後的意圖其實是利用制度,玩一場「零成本的換匯交易」!

主權基金出借 可能演變成國際事件

國內的借券、融券制度規定不同,適用對象也不一樣。融券只有放空用途,也就是開立信用交易戶者,若認為股價未來會下跌,便可以透過融券賣出、日後回補的方式以賺取價差;相對地,只適用於特定機構法人的借券制,用途就比較多元,除了可以賣出,還可以履行交易、償還證券。柏克萊就是在制度允許法人自由運用的範圍之內,先借入台灣五十指數成分股,轉換成二十九.七五萬張的台灣五十ETF。


策略進行到此,柏克萊的手法和其他外資法人並無二致。但接下來,柏克萊開始一步一步地把其中十九.八六萬張台灣五十ETF,再借給另外五位借券人。


問題就出在這裡!證交所明文規定,「借入之證券不得再行出借」,柏克萊卻執意擅闖禁區。「真的很危險!萬一那五個(借券)人倒了呢?怎麼償還?」一位券商高層分析,柏克萊此次等於把借券制度「當槓桿在操作」,把風險全集中在自己身上。

就制度而言,到期必須償還證券的借券人是柏克萊,但該公司又把借入證券總額的三分之二私下借出,這段違法的交易就無法被系統保障。萬一出現市場動盪的「黑天鵝事件」,流落在外、總市值接近一百億元的十九.八六萬張台灣五十ETF,要如何進行清算、交割,恐怕將衍生相當大的爭議。

更令人捏把冷汗的是,本刊深入調查後赫然發現,這次將股票借予柏克萊的出借人,真實身分是某主權基金!由於證交所建立借券系統的原則之一,是透過議借方式借券時,雙方須自行承擔風險,這一點,和交易所承擔風險的定價、競價模式十分不同。而主權基金又是代表國家、擁有大筆外匯存底的投資機構,在證交所沒有即時發現、制止的情況下,若真有違約交易出現,很可能會讓台灣的資本市場,因為一筆交易而引發國際事件!

一場換匯交易 影響台灣百億市值股票

據了解,柏克萊被查出進行二階段交易後,主管機關將借入、借出的成本和收入相抵,發現並沒有如外傳的大幅獲利情況。因此研判,該公司的真實目的應該是轉換資產。原來最初,柏克萊透過證交所借券系統交易時,是以公債等資產作為擔保品;但向五位借券人轉借時,對方提供給柏克萊的擔保品,已經成了美元、歐元等外匯。也就是說,柏克萊把同樣一筆台灣五十ETF當作平台,透過借入、借出兩道程序轉換,將其資產由台灣公債轉成外匯現金。

「他有些資產沒有運用性,才會想到用公債當擔保品,借來ETF再轉出去,讓對方提供美元或歐元。」證交所內部分析,這次柏克萊的交易策略,焦點根本不在於透過借貸費率的差額賺錢,反而是取得比公債更好用的外幣資產。

因為在匯率大幅波動情況下,將新台幣兌換成外幣,勢必要承受匯損風險,自行研判匯率的變化方向;相形之下,透過借券交易「繞一圈」換匯,雖然手續比較麻煩,但是只要將借入、借出的費率打平,就算沒在轉借程序套利,柏克萊等於不花一毛錢,就能把資產轉為外匯,比直接換匯划算得多。不料因為行情重挫期間,數十萬張台灣五十的流動,規模實在太過醒目,引起證交所警覺,終於讓整起事件曝光。

平心而論,柏克萊的舉動違反主管機關法令,遭到處分是理所當然。但是以裁罰程度來看,一筆影響一百億市值股票的違規交易,最後處分竟然只是暫停借券一個月,難免予人「輕輕放下」的感受。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台股只能下當日委託單的依據

在證交所的「集中市場交易制度介紹」中,明確說明了:


 拾壹、交易方式彙總
一、交易時間:集中市場交易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五(及本公司公告之補行交易日),各項交易之買賣申報皆限當日有效...


五、價格委託方式
(一) 一般交易:委託單僅限當日交易時間有效,交易系統僅接受限價委託,委託限於所輸入之交易時段內有效,得於未成交前申報取消,但不接受改價。

但是許多國外市場均有Good-Til-Cancelled Order(GTC)或Good-Untill-Cancelled,也就是直到投資人撤銷該委託單之前,都有效(但券商大多還是會有一個期限,例如半年)。GTC的好處是,投資人就不用每天看盤,每天下單,而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決定買賣的價位,例如投資人設定想買股價在100元左右的某家公司,因為在這個價位本益比大約只有十倍,股價淨值比為1.0,相當值得投資。但是現在該公司股價大約是110左右,所以該投資人要等到合理價位出現才願意買,如果沒有GTC,就得隨時關心股價,但是如果有GTC,則可以下GTC的委託單,然後限價100,如果該公司的股價有機會跌到100,就會自動觸發成交。

很遺憾,目前台灣的集中市場不能接受這種下單模式,但是GTC對長期投資人來說,才是最適合的交易方式。

台股的集保制度由來

在「證券商經營現金管理帳戶業務之研究」這份報告中,指出了台灣的集保制度由來與券商對客戶閒置資金運用的演進:


八零年代台灣經濟起飛,股市活絡,成交量遽增,證券商特許制度已不符潮流。政府於 1988 年修訂證交法,將證券商特許制改為許可制,開放證券商新設。當年度即成立了 29 家新證券商,從此,台灣證券業正式進入競爭時期。而政府為避免證券商良莠不齊,導致投資人利益受損,嚴格管控證券商風險,禁止證券商代客戶保管有價證券及款項。並同時設立集保制度,證券商最晚次日前需將顧客存放之有價證券送交中央集保公司集中保管

我國證交法的立法目的為發展國民經濟與保障投資。對證券商的眾多法令限制或許能達成保障投資之目的,但若要發展國民經濟,則必須對法規適度放寬,使證券商業務拓展,增加對投資人的服務,方有可能達成。證交法禁止證券商接受全權委託,雖杜絕了將顧客資金當作自己籌碼牟利的流弊,卻也限制了證券經紀商以其專業知識為顧客創造利益的機會。而禁止證券商保管顧客款券,更是降低了資金與證券的流通性,皆不利於我國證券商的競爭力。另一角度來看,1988 年政府修法允許銀行兼營部分證券商業務,然而,卻不許證券商經營銀行部分業務,專業證券商在面對銀行強大異業競爭之下,勢必使證券商處於不平等的地位。因而證交法自 2000 年後才逐步對證券商業務範圍進行了修正。

2000 年 6 月立法院通過證交法修正案,准許證券投資信託公司及證券投資顧問公司執行全權委託之代客操作業務。復於 2007 年 12 月通過修訂『信託業法』,准許證券商符合一定資格條件者,得經主管機關許可,兼營信託業務之特定項目。同時,2006 年 1 月證交法也再次修正,允許證券商在一定條件下得受客戶委託保管及運用其款項,開放了證券商『現金管理帳戶』業務的機會。

這兩次的修正,放寬了對證券商吸收資金的限制,並提供證券商經營『財富管理』與『現金管理帳戶』兩項業務之發展空間。

我國鑒於國外法令規定都准許證券商受客戶委託保管其買賣有價證券後的剩餘款項,俾適時轉投資貨幣市場基金或債券型基金,使顧客能取得較合理及極大化的收益。因此為提升國內證券商競爭力,及符合客戶實際需求,擴大證券商的業務範圍,滿足各類投資人多樣化之交易需求,於 2006 年 1 月由立法院通過修正證券交易法第 60 條,允許證券商得經主管機關核准,接受客戶委託保管及運用其款項,作為證券商經營現金管理帳戶業務的法源依據。

金管會並於 2008 年 2 月 19 日訂定『證券商辦理客戶委託保管及運用其款項管理辦法』,開放證券商依據與客戶事先約定之投資標的、金額、投資期間及資金支應運用之優先順序,代理客戶將其交割結餘款於當日自證券商交割專戶轉撥運用於所指定之投資標的,投資標的包括公債附買回交易、信評等級 BBB 級以上之上市櫃普通公司債及一般金融債券附買回交易、貨幣市場基金及債券型基金之類貨幣市場基金

關於集保,這是投資人應該要知道的:集保中心--權益證券篇:股東權益

尤其是:證券商停業或倒閉時,集保客戶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證券商自行申請停業或因經營違規而遭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停業處分,集中保管客戶自該證券商停業日起一個月內,可經由受委任證券商領回帳戶內證券,或將證券匯撥至其開設於其他證券商帳戶。一個月後,集中保管客戶在原停業證券商之有價證券餘額,將移轉至受委任證券商處,俟向該受委任證券商補辦開戶手續後,即可辦理賣出、領回、轉撥等帳簿劃撥作業。因此,證券商停業或倒閉,集保客戶的權益不致受到影響。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金管會大開殺戒? 「盈正案」讓投信圈人心惶惶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今周刊) 2011-10-12

股市就像大海,海裡有暗流、吃人的鯊魚,還有突如其來的瘋狗浪,狠狠一口就會把投資人吞噬。

如果大家不健忘,應該都還記得去年此時,一檔唐鋒股票在投顧老師「古董張」全力喊多之下,不到半年的時間,股價從二十元漲到二九九元,然後又在半年時間,股價重回原點二十元,但投資人呢?恐怕早就在暴起暴落的股海裡滅頂了。

資本市場不斷用一次又一次的教訓提醒投資人:所有的炒作都只是一時,只有基本面的支撐才是王道。

去年以來,又有一檔股票在股海裡掀起驚濤駭浪,在近期國內投信圈引發一股山雨欲來的凝重氣氛,人人自危。市場傳言主管機關的調查已經到最後階段,隨時準備出重手,甚至直指有明星級基金經理人可能因此被處以「停牌五年」的處分。如果傳言成真,恐怕將是台灣投信史上最嚴厲的一次懲戒,而引發這個恐怖氣氛的個股,就是「盈正豫順」。

■在外籌碼一半都在投信手上 盈正上櫃後不到兩個月股價腰斬

盈正去年九月九日從興櫃轉上櫃,是一家股本只有四.五億元的小型公司,當時掛牌價是每股一八五元,掛牌第一天的收盤價就直衝上五○五元。五個交易日之後,九月十五日就創下了歷史天價五六二元,當天,盈正的成交量才七○六張,但光是投信法人就大幅買超二一一張,占成交量三成,當天所有投信加起來,共持有盈正二一二三張,占盈正持股四.七%;如果以這次公開承銷共三七三三張計算,等於流通在外超過一半的籌碼都在投信手上,顯然來自投信的買單,是促成盈正這波「五百元行情」的要角。

更奇特的是,盈正並沒有像一般新掛牌公司一樣,在掛牌前舉辦法人說明會,說明未來產業趨勢,對外界而言,盈正像蒙上一層神祕面紗;反而是在盈正掛牌之後,股價還在五百多元的高檔盤桓之際,當時的董事長陳友安(陳友安在今年六月股東會後離職)與總經理許文,透過媒體發表對去年下半年,甚至是今年全年一片看好的展望。

許文去年九月十六日還在媒體上表示,「下半年太陽能電力轉換器出貨量將是上半年的五倍」等非常樂觀的看法,當天盈正收盤價還在每股五二三元的高檔。

這個特殊的現象,當然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但更令人驚駭的是,緊接著盈正的股價就像玩高空彈跳一樣,飛快地往下掉,到了去年九月底,股價只剩三六七元;又過了半個多月,股價只剩二六○元,已經不到高點的一半。

這個從一掛牌,股價像瘋狗浪一樣暴起暴跌的情形,立刻引發金管會介入調查,市場傳言四起。

由於投信法人的買盤在這波行情中扮演要角,立刻成為調查的重點。去年十月二十日前後,金管會私下約談了好幾位基金經理人與代操操盤人,據了解,其中甚至包括好幾名得獎無數的明星級基金經理人,金管會罕見的大動作,立刻引發投信圈譁然。


有一說是,有基金經理人在盈正還在興櫃時,即透過私人相關帳戶先行購買,等到一轉上櫃,立刻以五百多元高價倒給基金承接,股價隨即快速崩跌,倒楣的,當然是基金投資人。也有另一說法指稱,好幾位基金經理人透過管道,從承銷商以承銷價一八五元,輾轉拿到不少「份額」,上櫃後配合股價拉抬,隨即在市場上高價賣出,迅速獲利落袋為安。

■基金經理人私下購買 上櫃前大買、上櫃後高價賣 中飽私囊

但基金經理人手捧投資人的血汗錢,應該誠惶誠恐、謹守分際才對,如果真有經理人不遵守職業道德,還把基金拿來作為自己賺取報酬的工具,不但嚴重瀆職,連帶賠上了整個投信產業的信譽,甚至可能觸犯背信罪。

根據現行法令規定,如果基金經理人或操盤人利用自己職務之便,配合公司派炒作或拉抬,致使基金投資人權益受損,可能違反背信罪,最高可處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然而,主管機關隨之而來的大動作,等於已經間接證實「盈正案」情節重大。

首先是櫃買中心隨即在去年十月二十九日,對承銷商富邦證祭出記點五點的「重懲」,處分理由是「評估報告或相關資料有缺失」,這也是去年一整年櫃買中心唯一對證券商祭出懲罰條款。

緊接著,金管會接棒出手。今年三月,金管會接連對德盛安聯、ING安泰等投信,以「投資分析報告未具體敘明估算營收、買進價格之計算依據、合理基礎及根據」為由,做出處分,裁處書中雖未載明是哪一檔股票,但知情人士都直指,「就是盈正沒錯」。

Comments:台灣的基金投資環境惡劣到這種地步,散戶的錢被投信公司拿去亂搞,而且不是後段基金經理人鋌而走險,反而是明星級的經理人自甘墮落。投資人應該要有自覺,別再投資共同基金了。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歐盟設限四大會計所 我緊盯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邱金蘭/台北報導】

歐盟對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經營模式頗有疑慮,將制訂嚴格的新法規,強迫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放棄諮詢業務,並與較小的同業分享審計工作。金管會將密切注意其發展,必要時也將評估國內是否跟進。

據了解,歐盟上周傳出打算推出這項新作法後,立即引起金管會高層的重視,並指示相關幕僚注意其發展及可能影響。

依據金管會證期局的資料,台灣上市櫃公司中,有八成到八成五,由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負責財報簽證。台灣的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有317家,其中簽公開發行公司財報者有85家。

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表示,國內對會計師的規範,主要依據會計師法,不會特別獨厚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台灣已經要求公司財報必須要由兩個會計師「雙簽」,不過,目前都是隸屬於同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同時,審計準則公報也要求,每七年必須換一次會計師,避免同一個會計師簽同一家公司,簽久了會麻痺,對這家公司的弊端視而不見。

針對歐盟的作法,證期局官員說,由兩家隸屬於不同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師,共同簽同一家公司的財報,雖有助獨立性,實務上會否有執行上的問題,以及責任如何釐清等,都要考慮。

至於歐盟也打算強迫四大放棄諮詢業務,金管會官員說,立意是對的,畢竟四大的非審計業務(如財顧、諮詢),已經超過審計業務,容易有利益衝突。不過,四大少了非審計業務收入,成本會增加,未來審計收費會提高,轉嫁給企業。

金管會官員表示,歐盟尚未做最後決定,台灣會密切注意。部分官員私下認為,歐盟打算限縮四大的業務,已引起四大的反對聲浪,這個法案能否順利通過,有待觀察。


圖/經濟日報提供

【2011/10/03 經濟日報】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央行鬆緊帶 定存單解密

2011/09/29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今(29)日舉行理監事會議,暫緩升息已有共識,金融圈關注焦點,轉向央行沖銷資金力道鬆緊度,央行是否持續標售定存單,市場矚目。

圖/經濟日報提供

央行理監事會議前夕,隔夜拆款利率連續三天停在0.394%。觀察過去幾季,央行升息前,隔拆利率皆提前上漲,這次利率裹足不前,銀行主管說,此舉可視為央行暗示長達五季的升息循環,今天可能踩下煞車,官方利率按兵不動。

央行自去年4月開始,央行每月標售一次364天期定存單,金額為1,000億元,藉以控制國內資金數量,抑制通貨膨脹。

央行標售定存單,沖銷市場多餘資金,緊縮資金效果,與調升存款準備率相同。從去年4月至今年9月,央行累計發行1.2兆元,效果等於調升存款準備率4.5個百分點。

銀行主管說,若央行停止標售定存單,即代表央行有意對貨幣政策鬆綁;在國際金融海嘯時期,央行迅速降息,便曾停止定存單標售,讓資金更為寬鬆。

不過,若央行停止364天期定存單標售,等於是強力宣示貨幣政策「由緊轉鬆」,現行銀行利差仍低,央行沖銷力道減緩,可能增加銀行資金去化壓力。

銀行主管認為,除停止標售定存單外,央行可能選擇減發短天期定存單,讓鬆綁貨幣政策的行動變得「低調」些。

目前,央行業務局設有三種短天期定存單,每天開放給銀行申購,但央行可以決定要給銀行多少金額;目前央行定存單30天期利率為0.87%,91天為0.93%,182天為1.05%。

央行數據顯示,9月迄今,定存單發行量減少343億元,累計發行餘額為6.63兆元;相較於5月,定存單餘額一度瀕臨7兆元大關,央行沖銷力道確實減輕不少。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台灣 躋身零外債國家


【經濟日報╱記者陳乃綾/台北報導】

圖/經濟日報提供

歐債危機升高之際,財政部宣布,國內最後一筆23.8萬美元(約新台幣702萬元)的外債,昨(15)日全數還清,積欠長達50年的外債全數清償,今天起台灣成為全球十餘國少數零外債的國家之一。
財政部次長曾銘宗昨天表示,這筆債務為民國50年間,為購買挖泥船、開發地下水、自來水建設,以及用於中華開發信託計畫等用途,向世界銀行的國際開發協會舉借,共有四筆,合計1,575.6萬美元,寬限期十年,分40年償還,免計利息。

政府民國61年起開始償還,每半年按期償還,昨天清償最後一筆23.8萬美元後,我國躋身零外債國家之列。曾銘宗指出,政府部門零外債「相當不容易」,全球只有少數國家零外債,包括汶萊、蒙古、澳門等。

曾銘宗指出,國內去年有1.1兆元閒置資金未被充分利用,表示國內閒置資金相當充沛,政府會優先利用國內資金進行相關國家建設,這個政策方向不會變。

截至今(100)年8月底止,中央政府債務未償債務餘額仍高達4.6兆元。行政院日前通過明年政府新增舉借2,867億元,明年未償餘額將突破5兆元大關,來到5.18兆元,再創新高,占前三年GNP(國民生產毛額)約37.3%,逼近債限40%。

曾銘宗說,由於GDP(國內生產毛額)持續成長、舉債金額同步下降,中央政府總預算連同特別預算赤字占GDP比率逐年降低,98年金融海嘯達3.5%高峰,明年預計降至1.6%,收支差短逐漸縮減。

【2011/09/16 經濟日報】




欠50年全還清 我國今起零外債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台北報導】

財政部常務次長曾銘宗昨天宣布,財政部昨天還掉最後一筆廿三萬八千二百三十八美元(約七百零六萬台幣)的外債,積欠五十年的外債全數還清,加入汶萊、蒙古、澳門、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十餘國,成為最新的零外債國家。

不過,儘管我國「零外債」,但「內債」的問題仍有待解決。根據中央政府明年度編列的預算,明年將再舉借二千八百六十七億元債務,累計債務未償餘額將突破五兆元大關,來到五兆一千三百七十七億元,占前三年度GNP(國民生產毛額)平均數百分之卅七點三,逼近百分之四十上限。

曾銘宗說,這筆外債是政府在民國五十年間,向世界銀行轄下的國際開發協會(IDA)借了一千五百七十五點六萬美元,用來支應挖泥船、地下水開發、自來水建設及中華開發信託計畫等四筆支出。

國庫署官員說,當時政府財政主要依賴外援,除了找國際開發協會,還分別以「沙烏地開發基金」和「中美基金」的名義,向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借錢,其中中山高速公路的中沙大橋、鐵路電氣化等工程款就是來自沙國借款。但這兩項借款已先後在九十二年十二月、九十三年六月還清。

資深官員指出,政府遷台後,雖然從大陸運來大批黃金,但為支應大筆軍餉而花費不少。民國三十九年爆發韓戰,大批美援成為解決政府龐大赤字的「及時雨」;但之後政府財政仍「入不敷出」,向國外借錢成為政府當時推動重大經建的重要經費來源。直到六十年代起,台灣經濟起飛,稅收充裕,不再依賴外債。

曾銘宗說,國際開發協會提供台灣十年寬限期、可分四十年償還、免計利息等條件;因此我國從六十一年起,每半年按期償還,昨天清償最後一期。

【2011/09/16 聯合報】


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證交所員工退休金 買台灣50


【聯合報╱記者鄒秀明/台北報導】
2011.09.05 02:14 am

一場全球股災讓台股8月以來大跌一千多點,台灣證券交易所救市不落人後,證交所員工退休金專戶進場力挺台股,不僅定期買入「台灣五十」證券投資信託基金(ETF),還「愈跌愈加碼」,至今投資報酬率小賺,成為真實版的「股災求生術」。

至於為何退休專戶只選擇「台灣五十」ETF?相關主管說,買台灣五十等於是買台灣前五十大市值的公司,成分股會經常調整,如果未來台股漲兩倍,獲利也可能是兩倍;反觀若單純只買個股,一旦押錯寶,恐怕會大失血。

證交所是國內老牌的證券周邊單位,目前退休金專戶已累積高達10億元。過去專戶資金都用來定存,但銀行定存利率越存越薄,後來法令同意可提撥二成投入股市,換算可投入股市資金達2億元,大約在4年前開始,證交所退休金專戶就定期定額買入專門追蹤台灣五十檔成分股的「台灣五十」。

證交所每月發薪水後,也提撥一定金額進退休金專戶,隔日退休金專戶就會以500萬元為基本額度買「台灣五十」。

台灣五十是鎖定國內前五十大市值企業的一籃子股票,上周五收盤價為55.15元。據透露,證交所目前持股成本為54元,歷經股災洗禮,至今報酬率約2%,雖差強人意,但仍略高於一年期的銀行定存利率。

證交所相關主管指出,由於對台股有信心,經員工同意,退休金專戶有「愈跌愈買」的操作原則:若台灣五十收盤價低於成本,專戶會加碼視情況加碼一至二成;但若報酬率達二成,則會出清部位「停利」出場,等到隔月又重新進場,以定期方式買進台灣五十。

證交所主管透露,其實退休專戶已經「停利」出場過一次,但報酬率「只」有一成(10%),很多員工都大喊「可惜」;這次沒有獲利二成,絕對不會出場。

證交所退休專戶大約在四年多初次進場,當時台股位於高檔,台灣五十報價約55元,期間金融風暴來襲,台灣五十重挫至30多元,專戶只能「硬著頭皮加碼」。沒想到大盤快速反彈,由於持有成本已降低到40元,專戶開始出現獲利,但當時市場氣氛恐慌,員工要求獲利一成就出場,未料2009年初「停利」後,大盤指數一路反彈,「該賺都沒賺到。」

【2011/09/05 聯合報】






懶人投資術 專家:堅持+銀彈

【聯合報╱記者鄒秀明/台北報導】
2011.09.05 02:14 am

市場專家表示,證交所員工退休專戶定期買進台灣五十,且逢低加碼,確實可以降低成本;即使套牢,可比其他人早「解套」。

不過,台灣五十(0050)目前一張要價5.5萬元,專家建議,投資人也可尋找類似的ETF標的進場,但除了「堅持到底」,遇下跌還要有加碼的勇氣。

投資台灣五十(0050)被視為「懶人投資術」,知名前立委沈富雄曾透露,他在台股翻滾多時,也曾融資買過台灣五十,且連盯盤都不必,他透過長期持有,大賺獲利,讓人稱羨不已。

MA資產管理總經理陳冠融指出,投資台灣五十就是押寶台股大盤行情,但他提醒,散戶若要每月定期定額買入,以上周收盤價55.15元計算,等於每月至少投入五萬多元,長期實施恐怕必須銀彈充足。

除了台灣五十外,市面上其實還有其他類似的ETF投資標的,例如若看好大陸股市,在台股可以選擇寶滬深(0061),上周收盤價為15.73元,當於一張1萬5000元左右。

但陳冠融指出,不同ETF有不同的連結標的,流動性也不同,其中台灣五十雖有代表性,帶僅是其中一檔ETF,他建議,投資人想當「懶人」之前,仍須要做功課。例如寶滬深(0061)是連結到香港的標智滬深300中國指數基金,等於透過財務操作連結至大陸A股,並非真正去買大陸股票,這時發行商體質、信譽就很重要。

【2011/09/05 聯合報】

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投信資產管理 衝破3兆元

【經濟日報╱記者高佳菁/台北報導】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7月底,國內投信公司資產管理規模正式宣告跨越新台幣3兆元,其中,公募基金1.95兆、私募基金183億元、全權委託投資業務逾1兆元,投信投顧公會表示,這是民國93年初國內資產管理規模短暫突破3兆新台幣後,再次突破3兆元的重要里程碑。

值得歡欣與鼓舞的是,相較93年債券型基金(現為類貨幣型基金)規模高達2兆5,000億元的資產組成結構,此次的規模成長明顯兼具了基金產品多元化、投資全球化與集團策略性發展的健全趨勢。

在投資組合方面,股債以及國內外投資比例上產生了結構性調整。

93年6月以前,境內基金投資以國內為主,並且主要為債券型基金,93年6月後,海外投資比重逐步成長,跨國投資商品的比重從5.3%一路成長到100年7月的35%,主要分布在跨國投資股票型、跨國投資一般債券型、高收益債券型及跨國投資組合型基金,顯示國內投信公司管理資產不再集中於台股及債券型基金,產品發展趨於多元與健全。

另在全權委託業務方面,除持續來自政府四大基金的委外業務挹注外,在金控集團策略性的發展與支持下,也有了大幅成長。顯示在金控集團的多方業務中,資產管理領域逐漸受到重視,進一步提升集團內投信公司的重要性。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全球經濟一旦低迷 台灣首當其衝?

華爾街日報 20110729

這是一個誰都不想提出的問題﹐但如果全球經濟形勢惡化﹐那麼亞洲地區誰遭受的損失最大?

台灣是美國最堅定的盟友之一﹐也是其國債的主要持有人。台灣總統馬英九週四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堅信美國能重整財政紀律。

但馬英九同時也告誡說﹐今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將影響台灣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在瑞信(Credit Suisse)看來﹐嚴重依賴出口是台灣經濟的致命弱點﹐如果全球經濟失控﹐這一弱點將令台灣最易遭受沖擊。

瑞信的分析基於最壞的假設﹐即出現下面四種情況:美國/歐元區的需求遭受沖擊﹔美國/歐元區發生金融危機﹔中國的資產泡沫破裂﹔石油價格遭受沖擊

瑞信的普萊爾-萬德斯福特(Robert Prior-Wandesforde)寫道﹐上述任何一種情況發生﹐台灣經濟都將高度暴露於風險之中﹐尤其是出口業。但從另一個極端看﹐印度倒是可以放輕鬆﹐因為印度與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的整合程度相對較低

雖然香港和新加坡對歐元區和美國的出口在其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佔比更高﹐但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經驗判斷﹐如果西方國家需求遭受沖擊﹐台灣將受到嚴重影響。2008年至2009年﹐台灣出口下滑24%﹐是亞洲地區(不含日本)最高的。2009年初經濟開始復蘇﹐台灣出口馬上大幅反彈。這表明台灣出口業的週期性很強﹐如果經濟不景氣﹐這個行業也更容易受到影響。在天平的另一端﹐倚賴出口和技術的韓國的出口下降了11%﹐其中韓圓持續貶值起到了部分緩沖作用。

其次﹐如果美國和歐元區的債務危機導致另一次信貸緊縮危機﹐由於金融業的開放程度較高以及金融業在整體經濟中較為重要﹐香港和新加坡理應受到主要影響。但瑞信告誡說﹐上次金融危機中台灣金融業的實際產出大幅下滑超過15%。儘管如此﹐由於亞洲各家銀行的資本比率以及對西方銀行貸款的倚賴程度相對較低﹐亞洲的銀行看上去整體狀況較好﹐能夠經受另一次信貸緊縮的沖擊。

瑞信按亞洲經濟體遭受風險沖擊的程度編制了一份排名﹐台灣地區居首﹐隨後是韓國、香港和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和印度排在最後

儘管如此﹐在高盛看來﹐亞洲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的前路也並非一片黯淡。台灣和韓國的出口業實際上有可能經受經濟低迷的沖擊﹐因為他們出口的是高端技術產品﹐市場對這類產品的需求依然強勁:

台灣經濟部(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指出﹐對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蘋果產品的持續強勁需求已經成為推動整體出口業的關鍵因素... ...就智能手機而言﹐台灣科技業分析師預計﹐無論週期性環境如何﹐智能手機的普及率還將繼續穩步提升。在分析師看來﹐接入互聯網日益成為不可缺少的需求。

Isabella Steger

首檔追蹤台灣加權指數ETF准募!永豐台灣加權ETF基金規模無上限

2011/08/01 22:18 鉅亨網 記者陳慧琳 台北

進入2011下半年,看好台股投資機會,以及被動式基金管理市場潛力,永豐投信推出第一檔被動式管理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永豐台灣加權ETF基金,為首檔羧中追蹤台灣加權指數的ETF,且已獲得金管會核准募集,募集規模無上限。

永豐投信總經理周德龍表示,《永豐台灣加權ETF基金》不僅是公司旗下首檔ETF產品,更是代表永豐投信開啟新里程碑,這將是國內首檔追蹤臺灣加權股價指數的ETF,最為貼近台股大盤走勢,計畫掛牌上市,未來將增添股市資金活水。

首檔追蹤台股加權指數的ETF


永豐投信表示,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境內外ETF已有15檔,其中就有12檔是追蹤台灣集中市場,鑑於國人對ETF交投漸趨熱絡,因具備交易方式簡單、費用低等特色,國人接受度也日漸升高。

追蹤加權指數,貼近大盤走勢

永豐投信表示,此檔ETF將運用指數化策略,追蹤台灣證交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的績效表現,依標的指數編制方式,投資於一籃子的指數成分股,以最小追蹤誤差做為基金管理目標。目前台灣加權指數成分股超過700檔股票,涵蓋電子、傳產、金融三大區塊,相較於其他ETF,能有效分散個股與產業風險。

鑒於今年台股各類股輪動速度快,選股難度增加,加上下半年台股加權指數有機會隨著選舉行情持續上攻。永豐投信建議,投資人可將ETF作為資產配置的核心持股,能有效分散個股風險,亦可掌握指數行情、達到波段操作的策略,再搭配衛星投資,靈活掌握市場,將是國內投資人布局台股的最佳投資選擇。

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ETF溢價率與A股布局時點

    2011-07-21     工商時報    陳品橋

回顧第2季的中國股市,受到通膨的影響,大體上呈現下跌走勢,滬深300指數下跌了5.56%,上證指數也下跌了5.67%,其中,滬深300指數於6月30日收在3,044.09點,6月中旬時更曾跌破3,000點大關。受到第2季的偏弱走勢,投資人對於第3季的中國股市更為疑慮,反彈上揚的機率有多高呢?

第3季的中國股市,將仍舊環繞在通膨的疑慮以及升息的不確定性之上。回顧第2季,3個月份的CPI年增長率分別為5.3%、5.5%與6.4%,節節攀高的數據也讓中國人民銀行於4月以來至今,總共調升了3次銀行存款準備率(總計共1.5%)以及2次存款基準利率(總計共0.5%)。

但儘管如此,目前的存款基準利率僅3.5%,仍遠低於6月份CPI的6.4%,顯示中國仍舊處於實質負利率的時代,在第3季時持續調升利息的機會仍高。

不過,中國股市也具備了多項反彈的條件。首先,在總經數據方面,市場普遍認為CPI數據將在第3季達到高點,此後將會有所緩解;而在其他經濟數據上,雖然PMI數據連續3個月的下跌,但仍舊維持在50%以上,再加上第2季的GDP為9.5%,超越市場預期的9.3%,顯示中國總體經濟仍舊處於擴張階段。

其次,在產業消息方面,目前正值公布今年上半年財報時期,業績亮麗的企業估計會帶動一波財報行情;第3,在技術分析方面,滬深300指數在跌破3,000點之後隨之反彈,顯示3,000點為重要的波段支撐,只要在附近盤整的時間愈長,則此時為底部的機率就愈高。

不過,若要實際投資中國股市,除了看總經面、基本面與技術面外,還要多注意一個數據-非中國市場與中國市場掛牌股票之間的差距。

由於中國政策的限制,外資並不能直接買賣A股,因此香港H股、ADR與ETF等與中國相關的股票,就成為外資投資的主要標的。但也因為這些股票的主要投資人為外資,且掛牌皆在海外市場,在交易的時差、匯率的波動以及不同投資族群等多重變數下,與中國主要指數的走勢就有可能產生較大的差異。

以在香港掛牌的A股ETF為例,受限於中國QFII額度的限制,這類型A股ETF淨值與市價之間,會因為缺乏初級市場申購贖回的調節功能而有較為明顯的差異。

例如,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的標智滬深300ETF,所追蹤的標的指數為滬深300指數,因此該基金淨值與標的指數的確具有較高的相關性,但是市場價格與淨值之間在這1年來有著明顯的溢價。

若將ETF淨值與市價分別視為中國內資與外資對於中國股市未來展望的看法,可發現在過去這1年間,外資與內資對於中國股市的信心程度以及看法的不同,就會造就ETF市價與淨值走勢有所差異。

由於台灣投資人能夠交易的,是以市價計算的A股ETF,因此在投資中國市場時,除了對中國市場的消息面需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外,A股ETF市價與淨值之間的差距也是重要的參考數據。

同樣以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的標智滬深300ETF為例,今年年初時的溢價達到16.22%,至7月15日已縮小到7.62%,不但來到去年9月以來的低點,也遠低於過去1年12.01%的平均值,處於相對合理的水位。

綜上所述,中國總體經濟雖然仍舊充滿不確定性,但在股市已經處於相對低點下,雖然指數在短期不易跳脫橫向盤整的區間,但底部已經浮現,再加上相關的A股ETF溢價率也來到相對低點,此時可視為中長期投資布局的時機。

2011年7月17日 星期日

境內基金規模 慢性失血

    2011-07-17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最新一期「亞洲資產管理雜誌」報導指出,台灣投信基金在今年「上半年每5天就募集一檔新基金」,然而,國內投信基金規模不增反降,去年底投信基金的規模是1兆8,957億元,今年6月底的規模卻下降至1兆8,936億元。

     「亞洲資產管理雜誌」撰稿者─碁石智庫總經理陳蘭會指出,今年新基金募集情況比去年每6天就募一檔更密集,今年上半年有38檔新基金募集,也就是不到5天就有一檔新基金募集,但是國內投信基金規模卻不增反降。

     上述情況並非今年才發生,而且已持續一段時間。陳蘭會說,去年也有60檔新基金募集,在IPO期間共募集1,960億台幣,但2010年投信公募基金規模由1兆9,750億減少793億至1兆8,958億,全年基金淨贖回金額為1,754億台幣,顯見並無新錢申購。

     從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國內投信規模就停留在1.8兆至1.9兆元間,國內投信的資金就不斷地乾坤大挪移,從舊基金轉到新基金、從績效差的基金轉到績效佳的基金而已。

     反觀境外基金,基金檔數下降、規模持續成長並且月月創歷史新高。去年底的境外基金檔數是1,022檔,規模2兆4,394億元,至今年5月底,雖有幾檔基金下架,檔數減為1,016檔,然而境外基金規模卻成長至2兆5,334億元,總計5個月間,境外基金規模就增加了940億元。

     一位剛被調到台灣的外籍投信總經理每看到銷售數字就不斷地下降,就問他的行銷主管,為何投入那麼多人力、物力以及行銷費用,新基金為何募集情況那麼不理想?為什麼成立不久的基金留不住投資人的錢?這一家投信今年募集了幾檔基金,上半年新基金規模已掉了3~4成。

     大家都想知道,基金規模每下愈況,國內投信為何留不住錢?金管會同樣看到這個情況,並已經指示投信投顧公會想想辦法、提出因應之道。

Comments:就當是國內投信有1.8兆的規模好了,以六百檔基金來算,平均1.5%的經理費,總共270億的經理費收入,發行一檔基金平均是賺4500萬。可以理解,績效好壞不是重點,重點是募集多少總資金,越多越賺,舊基金績效差,就募新的。

而境外基金的的2.5兆,經理費平均1.8%,賺更多,達到450億,不過因為總數達一千檔,所以平均一檔基金也剛好是4500萬的經理費收入。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投資台股八年 報酬率160%

【經濟日報╱記者簡威瑟、高佳菁/台北報導】

隨上市櫃公司股東會陸續召開,投資人除了關注企業營收成長外,企業的配股配息數字,也吸引投資人目光。根據CMoney統計,台股加權報酬指數近八年的累積報酬高達163.62%,其中有近四成的報酬來自於股息。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台股加權股價指數的股利率達到3.03%,遙遙領先新興亞洲龍頭的中國,以及美、德、日等成熟股市。

德盛安聯台灣好息富基金經理人李俊毅指出,想要尋求優良企業的配息,台股就能滿足投資人。尤其現金股息殖利率排名在前40%的「好息」企業,多半具有負債比率低、現金充沛與績優類股等特性,能隨景氣逐步成長。

摩根富林明JF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一般來說,能發放現金股利的公司財務體質較為健全,且受惠於金融海嘯過後景氣回溫,去年度台股現金股利發放達7,036億元,殖利率逾3.5%,為全球最高水準,短線來看,資金可望朝高股息概念股靠攏。

投資人若進一步從優質企業中,挑選出可扣抵稅率高的公司,除了擁有配息漂亮、投資標的具成長性的優勢,還具有節稅效果,堪稱一舉數得。

若搭上近期投資人最擔憂的通膨議題,台股的高股利率更有抗通膨空間。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貝萊德 將引進ETF商品

【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貝萊德副董事長暨全球客戶業務部主管費博(Robert Fairbairn)20日指出,金融海嘯後,投資人喜歡透明且流動性高的產品。貝萊德看好台灣市場,將引進貝萊德全球最好的產品與經驗,包括指數股票型基金(ETF)。

費博昨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在金融海嘯後,出現一些明顯的投資主題,而且趨勢仍將持續。最明顯的現象是,投資人對流動性與透明度的要求提高。

費博說,海嘯後,投資人不再追逐不透明、結構複雜、長期閉鎖的產品,像是閉鎖期長達7到10年的對沖基金或保證型產品,都讓投資人產生疑慮。

此外,由於歐美等成熟市場的利率低迷,費博說,能提供較高收益的產品受到歡迎,但投資人又擔心下檔風險,因此偏愛下檔風險控管佳的產品。

今年第一季,資金大量從新興市場流向成熟市場。但費博說,最近資金重新回流新興市場,尤其是特定的個別市場。未來數年,資源基金將繼續當道,貝萊德旗下的世界礦業、世界黃金、能源基金等,都持續吸金。

貝萊德以主動管理基金聞名,BGI旗下的安碩系列基金則稱霸被動管理基金,在ETF市場市占率超過五成,到去年年底,貝萊德管理的資產規模高達3.56兆美元,已超過德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規模,為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

掌管全球客戶業務部的費博這次來台,特別關心貝萊德投信的未來發展計畫。

貝萊德去年併購犇華投信,為貝萊德在亞洲的第一椿併購案,也是海嘯後第一家外資在國內基金界的併購案,宣示進軍國內投信市場的決心。

費博表示,貝萊德將引進在全球投資市場的豐富經驗,帶給台灣投資人最好的貝萊德產品,希望在數年內成為投信界的重要參與者。

至於貝萊德旗下的安碩(iShares)ETF,何時引進台灣?是否會與一般的主動管理基金相衝突?

費博表示會在適當時刻儘早引進台灣,而且ETF與主動管理型基金不會彼此排斥,反而可以互相搭配,就像投資人可以同時擁有股票與債券部位一樣。

費博指出,ETF透明且流動性高,是有效率的貝他(β,貼近市場)產品;主動管理基金則能創造阿法(α,超額報酬)。貝萊德同時擁有一流的α與β產品,更能以客觀的角度提供客戶完整的解決方案。

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投資ETF 追蹤外資進出密碼

【聯合晚報╱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金融海嘯後,國際資金爭相湧向新興市場,根據EPFR統計,2010年流向新興市場之資金高達841億美元,而其中台灣更淨流入87億美金,近年台股市場已逐步走向國際化,外資扮演角色日漸吃重,截至2010年底外資在台股市場持股比重高達32.86%,觀察台股近兩年外資單月買賣超情形,外資動向攸關台股走勢多空,若將臺灣加權股價指數點位與當月外資買賣超進行比較,可發現兩者具相當程度的正相關,若能洞悉外資動向,便能掌握台股多空。

而外資法人在佈局各市場時,多半會參考各市場在區域指數中所配置的權重,酌量配置資金的投入比重;其次外資在構建投資組合時,通常會參照個別市場指數,將其指數成分股作為投資組合的配置元件,甚至依照該指數成分配置進行模擬。而根據MSCI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4月為止,MSCI旗下指數超過1萬 2000檔;全球更有超過2400家機構法人約為82%之新興市場基金,均使用MSCI指數作為投資指標。也才有每年MSCI指數成分股定期調整時往往牽動百億以上資金流動與調整之故。

此外,一般投資人如果真要依照MSCI指數成分股調整而變動手上持股,又可能徒增交易成本與換股的風險,其實最簡單的方式是,可以透過以追蹤指數的ETF 來作資產配置即可。根據臺灣證交所統計2010/1~2011/1資料顯示,寶來投信旗下8檔上市ETF(包含台灣50、中100、寶電子、寶金融、高股息、台商50、新台灣、寶滬深等)上市日平均交易量佔上市ETF成交總額的98.2%,由於流動性良好而深受機構法人及投資大眾喜愛。

觀察MSCI最新一季度的成分股名單中MSCI臺灣指數的電子、金融及傳統產業比重分別為51.2%、15.2%、33.6%,而與臺灣加權指數間相關係數達99.1%,深具台灣代表性。MSCI臺灣指數成分股共計125檔,同時涵蓋臺灣50指數、臺灣中型100指數及櫃買指數成分股,如一次將125檔股票各買一張,以2011年3月23日收盤價計算,所需花費成本高達1038.61萬元,現在透過寶來摩臺基金您只需要花小錢就可以擁有與MSCI臺灣指數一樣的成分股,再也不需要為了每一季調整名單中的刪除或加入個股的轉換而傷透腦筋了。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懶人投資 選ETF 3步搞定

【2011/03/03 聯合晚報╱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台股開春以來操作難度升高,投資人為選股傷透腦筋,不過指數型基金ETF因為透明度高、風險分散、成本低且買賣方便,被冠上「懶人最佳投資工具」的稱號,逐漸獲投資人青睞。台灣證交所說,ETF投資方式簡單,幾乎適合每一種投資人,不管是對大盤趨勢判斷有心得、沒時間研究個股、投資金額有限,或是擔心風險過度集中的小額投資人,甚至是作策略交易、資產配置的專業投資人,都很適合。不過在選擇ETF標的上,台灣證交所建議投資人掌握三大步驟。

1.了解指數與成分股

投資ETF最重要是確認所追蹤的指數符合自己的投資需求,覺得電子會漲,就買追蹤科技指數的ETF,看到資金不斷流進新興市場,就買追蹤新興市場指數ETF等。不過,就算是同樣產業兩個指數,也會因為選股標準或指數編製方法不同,而有不同表現,如台灣科技指數及電子類加權股價指數都是科技業指數,但是兩者光成份股就有56檔股票差異,去年報酬率也有2.13%的差別。因此挑選指數時,不管是指數編製方式、成分股選擇標準,以及股息、股利計算方法等,都要好好了解跟比較。

2.閱讀公開說明書

要了解一檔ETF,最快且最正確的方式就是閱讀「公開說明書」,不管看的是簡式還是複式公開說明書,投資ETF前都應該至少對ETF的基本資料有個了解。那公開說明書到底要看那些地方呢?基本資料及基金簡介、受益人之權利及費用負擔、投資風險揭露、收益分配及追蹤方式等,如果有使用衍生性工具追蹤,還要特別注意衍生性工具的運用、評價及相關風險都需要清楚明白。

3.留意追蹤誤差及流動性

追蹤誤差及流動性是評估ETF好壞的兩大指標,追蹤誤差是ETF報酬率與標的指數表現之間的差異,可用來看ETF追蹤指數的效果,而流動性的高低則是衡量投資人買賣的容易度,可以看ETF交易量跟最佳五檔的報價狀況來判斷。不過不管ETF的發行人是誰,或用什麼架構或工具來追蹤,基本上追蹤誤差越小且流動性越好的,就越是理想的ETF。

台灣證交所說,ETF交易方式跟股票一樣,但代表的不是單一家公司,而是一個投資組合,運用上很彈性,最常見的就是當作「交易工具」以及「資產配置工具」來使用。作為「交易工具」最直觀,一般會選用追蹤大盤或產業指數,且流動性好ETF來交易,基本上就是看趨勢、抓大方向,也可以作技術分析來操作,主要賺的是資本利得。

至於作為「資產配置工具」則是國際機構投資人愛用的方式,譬如要布局某個國家、產業或某投資工具,如債券、貨幣或原物料等,就可以靠相關的ETF來達成;另外,也可以把ETF當作核心持股,分散風險、賺市場報酬率,然後再搭配其他股票的操作,賺超額報酬。

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ETF好套利 免驚買貴賣低

【2011/02/24 聯合晚報╱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本周陷入震盪,台股也難置身事外,年前開心領紅包買台股的投資人,最近獲利回吐不少。台灣證交所表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是投資人獲利關鍵,尤其利用指數化投資—ETF基金可避免踩到地雷,風險分散又可多空操作。

指數化投資 抓趨勢招財

台股一大特色就是類股輪動明顯,真正會賺錢的投資人,並不會隨時殺進殺出,也不會盲目追尋飆股,而是重視市場趨勢研判,研究大盤指數變化,了解趨勢才是獲利的關鍵。投資人只要看準長期趨勢,利用指數化投資,既可分散風險,報酬率也相當可期。其中ETF是指數化投資的最佳工具,鎖定一整群績優股,免去選股困擾,單筆投資便可獲得多元化投資效果,既不怕因買賣單一股票而誤踩地雷,也可節省大量的時間與金錢。

淨值、市價 兩手策略利

台灣證交所說,ETF既可以在熟悉的股市以市價進行交易,也可以跟基金公司以淨值進行大額的申購與贖回。實物申購與贖回的制度,可以確保ETF在股市的交易價格不至於偏離其應有的淨值。

ETF買賣價格雖受市場供需等因素的影響,ETF的淨值與市價往往不一致。當ETF市價低於淨值時,套利者可買入低價的ETF,以申請贖回一籃子股票,同時賣出高價一籃子股票,獲得套利收益;反之當ETF市價高於淨值時,套利者可以買進低價一籃子股票,以申購ETF,同時賣掉高價ETF,獲得套利收益。藉買低賣高套利行為,會使原先相對高(低)價的,因為賣出(買進)而下跌(上漲),從而使ETF市價與淨值間的差距迅速縮小,投資人不怕在交易市場上買貴或賣低。

可放空、配息 靈活好幫手

而且ETF不受平盤以下不得放空的限制,台灣目前僅開放150檔股票可平盤下放空。如果遇上長期間空頭行情,許多基金投資都只能等著賠錢,但ETF若採取積極投資方式,依然可在股市中長期看跌之際獲利。ETF雖然不會配發股票股利,但一般每年仍有配現金股息機會。只要累積報酬率超過公開說明書中所記載發放門檻,基金公司就會配息給投資人。

牢記4撇步 賺錢不是夢

證交所同時提供投資人ETF的幾個小撇步。第一、投資要看長期績效,長期而言,指數會隨著經濟成長回升,但個股就不一定了,因此投資ETF須克服人性貪與怕的弱點,不用擔心指數短暫的下挫,應重視長期趨勢。第二、勤做功課,雖說ETF謂為「懶人投資術」,但投資ETF前,仍必須先蒐集資料,研究大盤走勢、產業趨勢,以抓緊投資時機,賺取最大利潤。第三、檢視ETF與指數間連動關係,以及手續費、交易稅、管理費等,每家基金公司追蹤標的指數的技術與能力可能不同,有時候ETF走勢可能會和指數不一致。因此,投資ETF前,須先檢視基金公司收取費用高低及追蹤指數功力,以免陷入指數一直漲,但手中ETF卻牛步不前的困境。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台股避震 ETF五優點掛雙保險

【2011/02/17 聯合晚報╱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台股春節後大盤指數震盪,元宵節變盤說再起,股票技術性操作相對困難,專家建議此時可選擇指數型股票基金ETF來作避險更經濟!認識的第一步,台灣證交所說,ETF等於「股票投資再升級」加上「基金投資再進化」商品。ETF同時結合了股票及基金的五大特色,成為目前投資界新選擇。

小成本 就可買50檔雄兵

證交所說,相對股票而言,ETF多了同時投資多檔股票,又可分散風險的特性。以追蹤指數表現為投資目標,ETF價格走勢與指數大致相同,買進一檔ETF,等於買進所追蹤指數的所有一籃子成分股,對散戶投資人來說,投資一檔ETF即可達到分散風險成效。

以台灣50為例,假設在交易所掛牌市價60元,投資人只要有6萬元便可委託營業員下單,買進一張便如同買進台灣市值最大50家上市公司的投資組合。而且一上市時便可進行信用交易,不論看多看空均可使用。在看好趨勢下融資買進,只需4成資金即可,大幅增加資金運用靈活度。例如掛牌市價為60元之臺灣50ETF,僅需2萬4000元即可融資買進一張。

好避險 盤下可融券放空

另外,在看壞趨勢下可融券賣出ETF,且不受平盤以下不得放空限制,也就是當盤中市場價格低於前一日收盤價時,雖然股票被限制不得放空,但ETF有豁免權,使ETF在股市跌勢之際,成為相當受歡迎的避險工具。投資人可利用融券放空的方式,賣出ETF來減少現貨損失金額。

以往投資人僅能以期貨做為短期避險工具,但須面臨到期平倉問題;而ETF則沒有到期日與轉倉困擾,因此ETF的出現提供市場一個更多元化的操作選擇。投資人可觀察指數走勢來決定買賣ETF方向與時點,輕鬆掌握獲利機會。

許多股票族曾經將全部資金押注在單一個股,結果血本無歸。雖然知道不要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但卻苦無雄厚資金可分散組合風險。買基金也擔心經理人擇時選股能力、基金績效不如基金名稱亮麗、高達1.5%~2.5%的管理費吃掉投資績效、急於用錢,資金卻卡在基金漫長的4~10天贖回周期,有這些問題的投資人,證交所建議不妨改選ETF。

五優勢 靈活投資快易通

證交所表示,ETF具有五大創新價值,包括:一、經濟性,單一投資便可獲得多角化之效果,節省大量的時間及金錢。二、透明度高,每天追蹤比一般基金每月才公布一次投資組合來得透明。三、流動性佳,與股票交易相同,可在當天開盤,盤中及收盤的任何一個時點做買賣。四、交易彈性,平盤以下可以放空,且可進行融資融券及零股交易。五、成本低廉,管理費用較低,僅約0.3~0.5%。

而且投資ETF的方式相當容易,交易流程與一般上市股票一樣,投資人只要有證券交易帳戶,即可在盤中隨時向開戶的證券商委託買賣。交易價格依市價即時變動,相當方便且具流動性。

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投資新寵兒 ETF招財術

【聯合晚報╱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ETF比威利 去年新台灣最夠力

過去投資人喜歡指數型基金ETF,因被動性投資、免選股麻煩,但近2年來香港、中國大陸等海外ETF頻來台掛牌,台灣投資人可藉ETF連結其他海外資本市場,已逐漸成為市場投資的新寵兒,標的更多元,並可輕鬆掌握各市場經濟成長動能。據證交所統計,2010年以新台灣(0060)年報酬率33.42%績效高居所有ETF之冠。

15檔輕鬆掌握全市場

目前在台掛牌ETF總計15檔,其中11檔ETF投資國內市場,依標的指數不同還可分為市值型、產業型與主題型等種類。另外寶滬深(0061)、恆中國(0080)、恆香港(0081)與標智上證50(008201)等4檔ETF投資香港及中國大陸市場ETF 。投資人可按不同投資策略選擇屬意市場或產業,利用ETF即可輕鬆資產配置,有效掌握市場成長動能。

國內第1檔ETF是寶來台灣50,追蹤臺灣50指數,成分股為市值前50大,占大盤比重超過6成。目前資產規模最大、成交量最多,市場代表性佳,投資人參與度及認同度也高。第2檔寶來台灣中型100(0051),成分股為市值第51至150名。投資人用小錢即可一次投資100檔高成長中型績優股,還可分散風險。

電金傳產指數一把抓

第3檔富邦台灣科技ETF(0052),成分股是市值前150名科技公司。第4檔寶來台灣電子科技(0053)類似,但追蹤電子加權指數,一次買齊所有上市電子股。第5檔寶來台商收成(0054),追蹤S&P台商收成指數,挑選赴大陸投資獲利50檔上市龍頭股票。第6檔寶來台灣金融ETF (0055),追蹤MSCI台灣金融指數,便利掌握金融股表現。

第7檔寶來臺灣高股息(0056)追蹤市值前150大估未來一年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30家,屬特定主題ETF。第8檔富邦台灣摩根(0057),追蹤MSCI臺灣指數,是外資投資台股首選。第9檔富邦台灣發達(0058)從市值前150大中,挑選不屬於金融與科技產業者,追求傳產報酬訴求。

第10檔富邦台灣金融(0059)追蹤金融加權指數,代表所有上市金融股整體績效表現。第11檔寶來新台灣追蹤未含電子股50指數,成分股為傳產金融,類股輪動時另一選擇。

投資港陸也簡單上路

至於國外市場ETF總計4檔,第1檔寶來標智滬深300連結香港上市標智滬深300中國指數基金,一次買進中國最有影響力300家上市公司,便利在台間接參與陸股績效。第2檔恆生H股指數為香港直接跨境ETF,追蹤恆生H股指數,投資在香港上市H股的中國企業,以台幣交易。恆生指數ETF,成分股為香港市值最大及成交最活躍上市公司,同樣可直接台幣交易。標智上證50追蹤指數為中國上證50指數,代表上海證券市場最具影響力龍頭企業表現。

證交所表示,投資ETF方式簡單,且商品琳瑯滿目,但各自有特色。建議投資人應先想清楚投資目標與打算如何進行投資組合配置,之後選定產業或市場,在現有ETF中,仔細閱讀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挑選最能符合投資目標的指數與ETF。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投資新寵兒 ETF招財術

【2011/02/10 聯合晚報╱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ETF比威利 去年新台灣最夠力

過去投資人喜歡指數型基金ETF,因被動性投資、免選股麻煩,但近2年來香港、中國大陸等海外ETF頻來台掛牌,台灣投資人可藉ETF連結其他海外資本市場,已逐漸成為市場投資的新寵兒,標的更多元,並可輕鬆掌握各市場經濟成長動能。據證交所統計,2010年以新台灣(0060)年報酬率33.42%績效高居所有ETF之冠。

15檔輕鬆掌握全市場

目前在台掛牌ETF總計15檔,其中11檔ETF投資國內市場,依標的指數不同還可分為市值型、產業型與主題型等種類。另外寶滬深(0061)、恆中國(0080)、恆香港(0081)與標智上證50(008201)等4檔ETF投資香港及中國大陸市場ETF 。投資人可按不同投資策略選擇屬意市場或產業,利用ETF即可輕鬆資產配置,有效掌握市場成長動能。

國內第1檔ETF是寶來台灣50,追蹤臺灣50指數,成分股為市值前50大,占大盤比重超過6成。目前資產規模最大、成交量最多,市場代表性佳,投資人參與度及認同度也高。第2檔寶來台灣中型100(0051),成分股為市值第51至150名。投資人用小錢即可一次投資100檔高成長中型績優股,還可分散風險。

電金傳產指數一把抓

第3檔富邦台灣科技ETF(0052),成分股是市值前150名科技公司。第4檔寶來台灣電子科技(0053)類似,但追蹤電子加權指數,一次買齊所有上市電子股。第5檔寶來台商收成(0054),追蹤S&P台商收成指數,挑選赴大陸投資獲利50檔上市龍頭股票。第6檔寶來台灣金融ETF (0055),追蹤MSCI台灣金融指數,便利掌握金融股表現。

第7檔寶來臺灣高股息(0056)追蹤市值前150大估未來一年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30家,屬特定主題ETF。第8檔富邦台灣摩根(0057),追蹤MSCI臺灣指數,是外資投資台股首選。第9檔富邦台灣發達(0058)從市值前150大中,挑選不屬於金融與科技產業者,追求傳產報酬訴求。

第10檔富邦台灣金融(0059)追蹤金融加權指數,代表所有上市金融股整體績效表現。第11檔寶來新台灣追蹤未含電子股50指數,成分股為傳產金融,類股輪動時另一選擇。

投資港陸也簡單上路

至於國外市場ETF總計4檔,第1檔寶來標智滬深300連結香港上市標智滬深300中國指數基金,一次買進中國最有影響力300家上市公司,便利在台間接參與陸股績效。第2檔恆生H股指數為香港直接跨境ETF,追蹤恆生H股指數,投資在香港上市H股的中國企業,以台幣交易。恆生指數ETF,成分股為香港市值最大及成交最活躍上市公司,同樣可直接台幣交易。標智上證50追蹤指數為中國上證50指數,代表上海證券市場最具影響力龍頭企業表現。

證交所表示,投資ETF方式簡單,且商品琳瑯滿目,但各自有特色。建議投資人應先想清楚投資目標與打算如何進行投資組合配置,之後選定產業或市場,在現有ETF中,仔細閱讀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挑選最能符合投資目標的指數與ETF。

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

基金佣金 下月全都露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投資人買基金權益更有保障了。金管會日前核准投信投顧公會提報的基金銷售通路報酬揭露規範,將從3月3日起生效,銀行等銷售通路都須適用,可避免因報酬多寡影響銷售中立性,損及投資人利益。

金管會去年發布規定,要求在台銷售的境外基金及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必須全面揭露「通路服務費」,也就是銷售機構從投信公司、境外基金總代理公司所拿到的佣金報酬。

為落實這項規定,金管會日前也核定投信投顧公會提報的「銷售機構基金通路報酬揭露施行要點」,新規定預計從3月3日起實施。

這項規定可以讓投資人更了解銷售機構收了多少佣金,並約束銷售機構,不會因為佣金較高就強力推銷某檔基金,對投資人比較有保障。

為促使金融機構確實執行,金管會今年更將此項目列為金檢重點,包括查核基金通路收取報酬、費用及其他利益的揭露情形等。

投信業者表示,在金管會指示下,投信投顧公會訂定執行要點,以利境外基金機構、總代理人、投信事業及基金銷售機構辦理,重點包括明訂各項須揭露的報酬項目,如申購手續費分成、經理費分成及銷售獎勵金等。

還有最重要的通知投資人方式及內容,包括通路報酬揭露書面,可以單張說明或併申購申請書或其他文件方式辦理。

網路電子交易、語音或其他電子方式申購,可以公司網路頁面、播放或任何得使投資人了解的方式揭露。

投資人必須簽名或蓋章,以確認已閱讀及了解通路報酬揭露書面。

如果是透過網路、語音或其他電子方式申購,投資人可提供身分證字號或出生年月日,或登入密碼等個人識別資訊以確認是本人,本人仍應透過網路頁面或口頭同意等方式,確認知悉。

基金銷售機構應就投資人持有的基金別,按月以對帳單或其他相當文件,或投資人同意的方式,敘明經理費費率及其分成費率。

揭露的內容有變動時,也應通知投資人,而且應在變動後一個月內,就應通知投資人。

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寶來櫃買ETF傘型基金掛牌

    * 2011-01-27 12:07
    * 時報資訊
    *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

寶來櫃買ETF傘型基金之寶來富櫃50基金(006201)及寶來富盈債券基金(006202)於今(1月27日)分別以14.89元及25.0957元的價格掛牌上櫃交易。

國內第一檔ETF上市迄今,總計已有10檔ETF掛牌交易,總規模達到新台幣743億元。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國內ETF商品已進入多樣化投資時代,從上市延伸到上櫃,從股票進化到債券,全新上櫃的兩檔ETF,將引領台灣指數化產品與世界接軌,建構完整的台股ETF投資網,投資人可以透過ETF將上市櫃公司一網打盡,亦在此時提供了投資人攻擊型及防禦性標的之投資首選。

根據統計資料,至2011年1月26日,台灣、香港、中國等三地ETF掛牌檔數達105檔,香港及中國分別達71檔及18檔,中國目前還有2檔ETF已成立尚待掛牌,台灣則在店頭市場兩檔ETF生力軍加入後,整體市場掛牌檔數增加至17檔。根據統計至去年12月,台灣、香港、中國ETF資產管理規模分別為 28.16億美元、262.58億美元、100.78億美元,總計高達391.52億美元。

寶來投信指數投資中心執行長黃昭棠表示,去年台股受到ECFA簽署的加持,受惠於傳產及金融利多而上漲,但電子業卻受到市場雜音及臺幣升值等不確定因素干擾,表現備受壓抑,但今年開盤以來至1/26,電子股表現轉強,上櫃股票漲幅前30名多數屬於電子族群,而電力十足的富櫃五十指數中有3檔成分股表現突出亦擠進排行當中。由於櫃買股票具有股本小及獲利能力高的特性,在多頭市場下,小型股漲幅會優於大型股表現。

在債券ETF方面,黃昭棠表示,以往臺灣投資人的投資習性其一是購買股票,其二是把資金存入銀行,往往忽略了債券對投資組合的作用,加入債券投資將有助改善整體投資的風險與報酬。而「寶來富盈債券基金」所追蹤之櫃買「台灣指標公債指數」是選取台灣債券市場流通性最佳的5年、10年及20年的指標公債來計算指數,三期公債涵蓋了80%以上的台灣公債交易,也是構成台灣公債殖利率曲線的重要指標,指數代表性高,且債券資產波動度小,近4年來臺灣加權股價指數、電子類指數與櫃買指數的波動度分別為24.82%、26.14%及27.12%,而臺灣指標公債指數僅有4.12%,建議投資人可佈局適當比例以求有效降低整體投資波動。就成本及費用來說,寶來富盈債券基金總費用約0.495%~0.68%,其中包括總經理費用率(經理費+保管費+指數相關等費用)0.295%+次級市場證券交易手續費率0.1%~0.285%+次級市場證券交易稅率0.1%。

劉宗聖認為,未來相較於大型權值股ETF適合長期投資,中小型ETF的投資策略應更加彈性,投資人若是看好未來電子中小型股成長的爆發力,但又擔心投資單一個股的風險及流動性問題,可藉由寶來富櫃50基金來掌握中小型股活潑特性,加強整體資產配置報酬。而寶來富盈債券基金則是台灣公債市場的變動風向球,在全球債券市場熱絡的大勢所趨之下,台灣首檔公債ETF,可以讓投資人透過指數漲跌輕易掌握債市動向,並在股市動盪之際,成為資金避風港的去處。

2011年1月23日 星期日

與國外ETF互掛 緩步前進

    * 2011-01-23 01:17
    * 工商時報
    * 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ETF已是成熟金融商品,但台灣上市的15檔ETF產品,有12檔是台灣本地發行的ETF,僅有3檔來自香港。證期局官員表示,ETF需要管理的部分,包括事前的異地市場法規比對,「為避免不同產品連結到的標的有風險,有非常多細節需要比對。」

推動ETF的前題,是台灣證交所與其他證交所有正式合作,金管會對於台灣與東京證交所和上海證交所合作、互掛,至今無法預測落實的時間點。香港聯交所部分,只要法規比對到一段落,便將從ETF產品跨進共同基金成分比對,為下一步基金兩地互掛舖路。

透過ETF產品加強與其他國家證交所互掛金融商品,是金管當局認為活絡台灣股市交易最好的模式,金管會指出,這是適合國內投資人的新台幣計價、與國際股市相關且安全的金融商品。

但外銀圈認為,台灣法制動作一旦涉及國際事務,通常都比其他國家慢,例如歐盟地區的ETF能否登台,業者悲觀預估,今年下半年之前絕對無望。

歐盟UCITS III規例的監管制度,為聯結歐洲的義大利、法蘭克福、倫敦及瑞士等多間交易所,由歐系大型金融機構設計ETF商品,一致行銷到27個歐盟成員國市場。

目前開放的ETF,是台港備忘錄下由香港證交所的外國證券或指數作為連結標的,轉到台灣發行認購權證,包含紅籌指數、紅籌股及涉及陸股的ETF。

2011年1月22日 星期六

ETF大師劉宗聖 看年線賺幸福

【聯合晚報╱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

幾乎每一年的股市行情,有7、8成都是呈現狹幅區間整理走勢,換言之,一年中有行情的時候,大概只剩二、三個月。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指出,一年只要做二、三次投資,掌握住每次殺低買點的浮現,以中長線投資持有應對,每次設定賺15~20%,五、六年下來,投資報酬率將相當可觀。

逢低向下買 賺錢不是夢

劉宗聖說,以2010年的台股行情為例,到11月27日五都選舉前,指數還在8200~8300點間震盪,相較2009年底的封關指數8188點,漲幅僅有約1%。若再往5、6月時的行情看,指數跌得更低到7032點,跌幅大,衍生的獲利空間也就更大。若按當時台股指數剛好在「520總統就職周年」當天,跌破年線7466點關卡時,採分批向下買進建立部位,理當可在7200至8000點間建立持股,擺到五都選舉後,指數衝上8700多點,漲幅20~22%,投資權值股的相對獲利也有2成以上。

擁抱績優股 可攻又可守

劉宗聖說,他有一位好朋友喜歡以年線關卡,作為進出股市的參考點,每當大盤跌破年線時,他這位好友就開始忙起來,先前做好的功課,將開始運用而上,也就是「養兵千日,用於一朝」。大盤開始向下重跌時,也就是他進場向下買進的時點,他每次都會分二波段或三波段去建立持股部位,而擇股加碼標的,則專挑一些具備「高配股或高配息」的績優股,因為,這些高配股息的績優股,一定是獲利佳的好公司,這種股票在除權息時,多半會有強勁的填權息走勢,即使碰到大盤不好時,也是會有相對抗跌表現,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絕佳策略。

賺錢還貸款 無債一身輕

劉宗聖說,他的這位好友特別鍾情「台灣50」ETF這檔股票,由於它代表分布在不同產業最具龍頭代表性的權值股,若投資人無法判斷不同產業在未來前景是如何走向時,最簡易的策略就是挑選「台灣50」這種個股,然後等它跌破年線支撐時的買點浮現。今年「台灣50」也曾跌破年線,好友就在48元附近分批向下承接,然後漲到56元以上,就開始獲利出場,投報率約16~20%。

這位保守穩健型的好友,每次從股市賺到錢後,絕不會把這些盈利的資金馬上又全部押到股市或基金去,他會先檢視自己其他的理財投資,是否有需要用到資金,例如手中的房地產如果仍有向銀行借貸,他就會將賺來的錢,先拿去償還貸款,除可減少利息支出外,也可降低持股部位過大的投資風險,好處是,「銀行的貸款多還幾次,幾年後就無債一身輕」,劉宗聖說。

資金留後路 免驚住套房

購買基金情形也是一樣。劉宗聖表示,他有位親戚在金融風暴前,一口氣買進三、四百萬元的基金,但沒想到買進沒多久,就發生金融風暴,基金淨值急速掉落,還曾一度腰斬,可是跌到低點時,這位親戚又沒有多餘的資金可在低檔承接,導致1998年後半年到1999年前半年的一整年,他的心情都相當鬱卒。如今風暴雖已消退,但他握有的基金淨值仍在當時購買的價位下,離解套還有一小段距離。

劉宗聖說,如果這位親戚當時不要太衝動,一口氣把所有資金全部下押,或是等待金融市場出現回檔時,再出手分批逢低買進,或是採取「定時定額」、「定時不定額」方式來購買基金,基金跌更多,購買的部位愈大,就不會面臨資金被卡住,抑或是被套牢在峰頂高波,要等解套,恐是難上加難的困境。

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

ETF大師劉宗聖 至少留2成現金

【聯合晚報╱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

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 記者蘇健忠/攝影

「股市風險,無所不在,即使多頭行情來了,也不能把所有資金全部投注下押。」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以這段話做開場白。

劉宗聖記得前幾年金融風暴發生時,一位好友投資的基金跌幅高達46%,而且因為把所有的資金全部投注下押了,沒有多出來的存款可提供他在低檔時再攤平加碼,因此,只能被動地等著基金伴隨著全球金融市場好轉,淨值慢慢回升上來後,才得以順利解套。

5年級生的劉宗聖,是國內最年輕的投信總經理,也是指數型股票基金 (ETF)的專家,近三年已連續三年蟬聯亞洲資產管理雜誌公布的「年度最佳CEO」獎,寶來投信去年則獲得「最佳ETF管理公司」。由他主導推出的寶來大中華價值指數基金首開兩岸三地指數商品先例;寶來商品期貨指數基金則為國內首檔追蹤商品價格基金。

股海翻盤 你要任人宰割?

他說,股海常一夕翻盤,行情變調由多翻空,若沒有多餘子彈可在底部浮現時加碼,豈不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僅能任人宰割!這種痛相信很多人都領略過,因此,只能透過「現金管理」,讓投資過程中降低曝露風險,才能在股海裡穩中求勝。

「我的這位朋友其實還算運氣好。」劉宗聖說,因為在這波全球股市反彈回升行情中,還有不少人的基金或股票仍處於賠錢套牢困境中,只有少數幸運者能順利解套或獲利出場。

53元的鴻海 為什麼沒錢買?

劉宗聖更以鴻海股票為例說,當金融風暴利空席捲全球時,台股也無法置身於外,而被視為全球科技產品代工龍頭鴻海,股價由300多元一路重挫而下,更在2009年10月跌破80元大關,最低時更殺到53元。但是,當鴻海殺到如此的低檔時,幾乎所有人身上都沒有充裕子彈可再進場攤平加碼,眼睜睜看著鴻海又從低檔一路反彈而上,最高點彈到150元以上,不只一般投資人錯失這難得浮現的買點,就連很多法人也猛捶心肝,沒能在低檔建立持股部位。

股市暴跌 你有資金可攤平?

2008年那場金融風暴,雖事前已有徵兆,但幾乎所有人都是過度樂觀解讀,等到跌勢如風暴狂掃時,想要抽腿都已來不及,而那場風暴也讓不少人的財富重分配。沒有「資金管理」觀念的投資人,過度擴大信用交易,採取高度槓桿投資,金融風暴一來襲,沒有在第一時間採取停損機制,結果行情暴跌,想要殺出時,帳上的損失已經相當嚴重,打著等反彈再減碼的如意算盤,一拖再拖,等到最後鐵了心殺出,卻已是傷痕累累;而更甚者,融資慘遭斷頭出場,「慘不忍睹」。而這種投資悲劇,卻屢屢在股海裡不斷上演。

現金管理 老手新手都該學

其實,很多投資人常會陷入過度樂觀或悲觀的迷思中,行情很好時,非但不停的進場加碼,還擴大信用交易。但一碰到行情反轉或修正時,跌勢如排山倒海而來,沒有現金管理觀念的投資人,因滿手的股票,一夕間美麗的一切化為烏有。若能有現金管理風險意識,多留幾成現金部位在手上,也就不會怕行情突來的反轉急跌。

因此,劉宗聖認為,「現金管理」是投資學裡,最重要的一門課,而不管你是老手或新手,隨時都要有「現金管理」概念,才能趨吉避凶。至於要留多少比重的現金,他說,視每一個人的風險承受壓力,但是,「至少、至少得留二成的現金部位,才能供不時之需」。

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

中信銀統計客戶報酬率 去年投資基金 人均賺9.55%

    * 2011-01-12
    * 工商時報
    * 【記者孫彬訓、高佳菁/台北報導】

2011年美國啟動第二波量化寬鬆管理,中信金控旗下的中國信託商銀,統計客戶的基金投資情形,從2010年初至今,投資人平均每人獲利9.55%,最低是-70.7%、最高87%,其中,逾80%的獲利卻只集中在1.3%的投資人。

中信銀理財規劃部協理黃培直指出,獲利最高的87%的投資人,是一位50多歲的中小企業主,是一位女士,原先在金融海嘯前投資本金為900萬元,經過海嘯後的一年,本金回升到500多萬元,還沒回本,但2010年她堅持投資,從賠47%到賺87%,投資了礦業、金屬、新興歐洲、天然資源、東南亞、中國,堅持抱到底,因此獲利豐碩,這也可以當作投資人的一個投資參考。

此外,中國信託投顧中心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2011年為「股市優於債市」的格局,將呈現股市多頭年、債市分歧年、匯市震盪年。

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全球景氣在2010年稍事停頓後,2011年將持續正向成長,但在低利率、通膨、歐債等事件干擾下,投資原則宜持謹慎樂觀,不要一窩蜂殺進。

他分析指出,成熟國家股市可能僅為中期空頭市場反彈,因主要經濟體皆已得重病,如歐債事件讓歐洲得癌症,並擴散到北歐、南歐、東歐,而美國已中風,需要長期的復健,至於日本則已被投資客玩死了,現得老年癡呆症,需等待奇蹟。

而新興國家在總體經濟支持下,將持續為多頭市場,不過,新興國家在縱慾過度,要珍重身體(熱錢),多留意風險,而台灣則營養不良,靠補藥強身,還好有 ECFA可扳回一城,至於中國在高速成長,與年輕人口旺盛下,中國正處於肝火過旺階段,需要中藥調理,因此,整體來說,今年投資宜持謹慎樂觀。

在投資上,由於進場時點尚未到來,因此,建議手中最好握有20%現金,等待投資機會,且在股債雙漲之際,應做好分散,不要過度集中,原則上只要跌深的市場,就可單筆進場,而不斷創新高可透過定期定額布局。

至於近期走勢強勁的台幣,則有利美元資產布局,他指出,今年是台灣關鍵的20年,可能會變的很好,但壞也不會差到那兒去,在美元長線看弱,只要美元向下,跌深就可買,他說,近期他就增加不少美元資產部位。

在投資建議上,中國信託投顧中心指出,股市全年趨勢向上,下半年強於上半年,震盪加劇,要掌握危機入市時點,其中,新興市場優於成熟市場、景氣循環產業優於非景氣循環產業。

債市則是第一季逢高出脫成熟國家政府債,新興市場債著重資本利得與匯兌收益,可利用第二季升息時逢低承接,至於高收益債,則因享有配息優勢,要以中長期角度投資。

匯市部分,由於第一季歐債風暴再起,建議出脫歐元、轉入美元,另一方面,景氣轉趨樂觀削減美元避險功能,所以建議第二季將美元轉入熱錢追捧的新興市場貨幣或商品貨幣。

在個別投資類別中,黃培直指出,產業方面看好黃金、能源、基本金屬、科技;地區看好拉美、俄羅斯;貨幣上看好澳幣、紐幣、加幣、瑞朗,這些看好的部分,預計全年有15%到25%的收益可以期待。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